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高二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VIP

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高二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高二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福州格致中学2014级高二学段第一学期质量评定 高二年级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命题:徐涛 胡颦杨 审核:邓文轩 付泽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韩非子“以法为本”中的“法”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的“法”对君权的作用( ) A.完全一致 B.大同小异C.正好相反 D.互为补充 2.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3.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 A.克已复礼 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 4. 《汉书·元帝纪》载:宣帝曾训斥太子与儒生关系过于密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宣帝的“自有制度”实质是 A. 仁政爱民 B.无为而治 C.严刑峻法 D.儒表法里 5.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 D.?②④ 6.《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问世后,风靡全国,被誉为“四大奇书”。这些作品都是 A.明末清初异端思潮的载体 B.适应当时市民生活的需要 C.正面刻画商人的群体形象 D.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片小说 7.《诗经》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有学者指出《诗经》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它站在社会公认原则立场上表达了人民对现存社会秩序的不满。可证明此观点的内容集中在 A.《风》 B.《雅》 C.《颂》 D.《九歌》 8.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了起来? ???????? ?B.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 ?D.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9.以下是中国各政治阶层在那一时期的政治言论,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启蒙与救亡并重 D.推动中国近代化 10. 据统计: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中国民族危机的困境 B.文学革命的直接影响 C.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11.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在1902~1906年期间,其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D.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12.19世纪80年代,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 ? A.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 ? B.要求中国全面学习西方文明 ? C.赞扬殖民统治推动社会进步 ?D.认识到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