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课程:为学会改变奠基.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实践课程:为学会改变奠基.doc

创新实践课程:为学会改变奠基   我们对原有科学课程进行学科内整合和学科间整合,节省出来的课时,用于开展创新实践课程。   孩子的创新精神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该怎样培养?是从拥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大学开始吗?是通过口号让学生明白创新的重要性吗?我们在课堂实践基础上注意到,孩子们的创新意识一定是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培养而成的,而且创新精神越小培养,效果越好。   清华附小构建了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环境,通过课程启发学生奇思妙想,让孩子们带着质疑走进课堂,带着思考离开课堂,从小埋下创新的种子,待其发芽、开花,从而为他们学会改变、结出创新之果而奠基。   以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前提筛选课程   培养创新人才的路该如何前行?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适应、超越自我、勇于创新、敢于改变?这些问题成了我们的研究课题。   在学校“1+X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背景下,学校成立了创新实践课题小组。小组的成员由科技和数学老师组成,我们希望通过课程与小课题研究的方式共促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教育之路。   在课程构建过程中,我们一共找到了几十门可以开设的创新实践课程,从中筛选出适合我校孩子的一部分。在筛选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以学校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为蓝本,以能够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前提。最终,我们选择了“乐高机器人”“清华小小发明家”“无线电测向”“天文”“气象站”等,作为学校的创新实践课程。(见下表)   为了使课程既适合全体,又能够满足个体,我们对筛选出的课程进一步划分,例如“乐高机器人”“清华小小发明家”等课程,就定位为既有面向全体的课程,又有满足个体的课程。而“无线电测向”“天文”等课程就定位于满足个体的课程。   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   创新课程分两个层面:一是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主要体现在科学课和每周增加一小时的创新实践课;二是为学生提供的个性化发展的创新拓展性课程。   为了能够在科学课堂中实施创新实践课程,我们对原有科学课程进行学科内整合和学科间整合,节省出来的课时,用于开展创新实践课程。   在学科内部整合上,我们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认知水平进行整合,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主题单元内的课题整合。如基于学生的认知,我们把科学课中的《磁铁的认识》和《磁铁的两极》整合成一节课。   另一种是不同单元内容的融合。如三年级“认识植物”和四年级“植物的生长变化”两个单元内容,我们整合为一个单元内容,让学生在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去研究植物的器官等相关知识。   在学科间整合上,我们围绕科学核心知识进行主题式整合。如在全校开展养蚕的主题教学活动,通过班班养蚕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变化,孩子们从科学角度观察蚕的一生,从语文角度写观察日记和研究报告,再从数学角度对蚕的身体变化等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美术课教学生绘制科普绘图……这样,围绕一个问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通过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整合节省出来的科学课时,我们用来开展《清华小小发明家》课程。这是怎样的课程呢?节省出来的宝贵课时在学生身上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清华小小发明家》的内容有别于其他学科,通常都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在评价上也更富有弹性和可操作性。这些宽松的条件,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惬意。正是在这种思维碰撞且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在低段可以从观察入手,用更自由的方式来思考和交流。到了中段,学生能从喜好入手,自己设计、自己解决问题。在动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动手做、动脑想、动口交流”,逐渐成为学生课堂行为的主要表现。到了高段,学生从实用性角度出发设计发明作品,或者改进现有物体结构,从而使其变得更便利。   在课程上,我们尽量设计情境,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去发现问题,并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自己的奇思妙想来解决问题。我们通过不同策略来调动学生的深度思维,如通过启发式教学、情境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让学生深入思考并且乐于发现、敢于提问、勇于创新。   在一次《清华小小发明家》的课堂上,老师创设了一个情境:晚上如果想打羽毛球怎么办?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驱动孩子们进行思考。孩子们提出很多的办法,而每一个办法的后面都会有学生基于新问题的思考与质疑。   李老师特别喜欢打羽毛球,可是一到晚上,就不能在室外打了,为什么呢?谁知道原因呀?   因为天黑了呗,看不到还怎么打。   对了。可是谁可以想想办法,怎么能够在天黑的时候还能够进行这项运动呢?   听到这个问题后,同学们开始思考起来。   可以到有灯的地方打呀!   如果没有灯怎么办呢?   不是还不能打吗?一个学生反驳道。   找个人用手电照着。   这样多累呀!还需要一个人专门帮着才能进行,而且手电的光线够吗?   看到同学们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