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同步训练:2.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Word版含解析
三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一、选择题
1.《诗经》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语言质朴丰富,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这一诗歌总集( )
A.具有现实主义的倾向
B.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
C.以辞藻华美铺张著称
D.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
解析:《诗经》被后世列为经典,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诗经》特点不符。
答案:A
2.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人们在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主要是纪念他( )
A.不慕名利的情操
B.改革弊政的功绩
C.爱国爱民的精神
D.不畏权贵的气节
解析:屈原毕生追求“美政”,反映了他爱国爱民的进步精神,从而受到后人的尊敬和爱戴,故C项符合题意;A、D两项均不属于“主要原因”,B项与屈原的主要事迹不符。
答案:C
3.汉代司马相如写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这些名句体现的写作风格是( )
A.雄奇豪放,瑰玮绚烂
B.气势恢弘,辞藻华美
C.清浅婉约,不避俚俗
D.格律严整,沉郁顿挫
解析:“奏陶唐氏之舞”等信息,反映了汉赋气势恢弘,辞藻华美的基本特征,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汉赋的特点不符。
答案:B
4.李白的诗豪迈、浪漫,杜甫的诗沉郁、深刻,其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性格气质不同
B.家庭出身不同
C.艺术风格不同
D.所处时代不同
解析: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杜甫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从而造就了他们诗风的差异,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属于主要原因的范畴。
答案:D
5.(2013·浙江温州一模)何开四在《巴蜀文化赋》中写道:“太白仙风,三苏文章,蜀中才子蜀外扬;老杜诗文,放翁墨韵,自古文人皆入蜀。”与此说相关的是( )
A.唐宋时期,伴随着四川地区经济的繁荣,蜀中诗词散文人才辈出
B.汉唐时期,四川经济文化发展,汉赋唐诗成就惊人
C.道教在四川诞生、发扬光大,修仙成风,绘画人才辈出
D.汉唐时期,全国著名文化人士寓居四川,文釆斐然
解析:材料中“太白”指李白,“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老杜”指杜甫,“放翁”指陆游,以上作家属于唐宋时期的著名文人,其余选项概括不全面。
答案:A
6.(2013·河南开封期末)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巨大成就,后世将其与唐诗、宋词并称。后人则充分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种风格反映了元代( )
A.城市经济繁荣
B.统治者政治清明
C.戏曲创作者文化水平不高
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解析:题干的“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反映了元杂剧通俗化的特点,其原因是城市经济繁荣,A项正确。
答案:A
7.(2013·课标全国Ⅱ)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解析:小说是世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少涉及传播宗教,因此A项错误。大部分小说宣扬忠君、孝道等儒家思想,B项错误。社会价值观念具有很强的阶级属性,世俗文化(市民文化)不可能整合社会的价值观念,D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小说的影响巨大,体现了世俗文化的发展,这是市民阶层扩大引起的,C项正确。
答案:C
8.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解析:自先秦至明清时期,我国文学主流形式虽然历经变迁,但与文学形式的先进与否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古代文学主流形式的变化直接相关。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9.(原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三言二拍”等文学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生动细腻地反映出市镇平民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个性发展等价值观念的变迁,展现了这一时期广阔的社会风貌。
材料二 探春说:“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6同步训练:2.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Word版含解析.docx
-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6同步训练:3.1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Word版含解析.docx
-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6同步训练:2.2乙醇和苯酚的性质Word版含解析.docx
-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6同步训练:3.2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Word版含解析.docx
-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6同步训练:4.1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Word版含解析.docx
-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6同步训练:1.3硝酸钾晶体的制备Word版含解析.docx
-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6同步训练:4.3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Word版含解析.docx
-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6同步训练:5.1原电池Word版含解析.docx
-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6同步训练:5.2电解与电镀Word版含解析.docx
-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6同步训练:6.1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Word版含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