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地下水岩溶水库渗漏140407课稿.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潜蚀作用 潜蚀:指岩土体中由于渗透水流的冲刷作用,将其中细小颗粒冲 走带出的现象。 潜蚀的危害: 使岩土体结构松散 空隙率增大 强度降低 形成空洞 地基岩土体破坏 昨日上午9时许,位于中关村大街的地铁四号线一降水井工地旁发生塌陷,未造成人员伤亡。北京市政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人员说,塌陷处下方有一污水井渗水,可能因此导致土壤疏松引发塌陷。 当地时间2月23日凌晨,中美洲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一个人口密集的贫民区突然发生地陷,造成一个直径为70米、深度为100米的污水坑。当地一家三口被当场淹死,另有20多间房屋下陷,近千人疏散。据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可能是主下水道爆裂引发地陷。 易发生潜蚀的地层 ?粉细砂、粉土地层(施工降水时极易发生) ?软弱夹层 泥化夹层 断层破碎带 ?剧、强烈风化带 ?可溶盐类物质胶结岩层 潜蚀 分类 机械 潜蚀 指:由渗透水流的动水压力冲走细小颗粒 产生 条件 单位动水压力≥潜蚀处的细小颗粒的浮重度 渗透水流的水力坡度>产生潜蚀的临界水力坡度 Ic — 临界水力坡度 G — 土颗粒密度 n — 土的孔隙度(小数) 分为 发 展 型 非发展型 化学 潜蚀 单位动水压力 管涌 形成 过程 渗流 渗流力 土颗粒被带走 潜蚀发生 W 0.4 0.3 0.2 0.1 W 1 3 2 1——渗透集水区宽度 2——等压线 3——流线 岩土体渗透变形(结构变松、强度降低) 渗流出口处侵蚀成孔洞 渗透途径减短、水力梯度增大的水流向其集中 孔洞不断溯源发展 水流集中管道形成 管涌形成 3. 流砂 现象 易发生岩土环境 —— 粉细砂和粉土地层 一 般 现 象 — 粉细砂土层被水饱和后产生整体流动 产生条件 水力坡降>临界水力坡降 土的孔隙度越大,越易产生流砂现象 渗透系数越小,排水性能越低,愈易形成流砂 危害 影响开挖工作面上的施工 影响开挖工作面附近地面建筑物的稳定 倒塌的楼房位于上海中山南路,这是正在施工中的地铁4号线(浦东南路至南浦大桥)区间隧道浦西联络通道发生大量流沙涌入,引起地面大幅沉降所致。 4. 砂土液化 砂土液化 与流砂现 象的异同 相同或 相似处 机理上均与土层的瞬时排水不畅有关 结果上均造成了地基土层承载力的降低 不同点 均容易发生在饱水的粉细砂土层中 迫使土层瞬时排水的原因不同 形成临空面 受到强烈振动 现象发生时流体压力状态不同 5. 基坑 突涌 产生原因 —— 基坑下部有承压水 一般现象 — 基坑开挖引起承压水头压力冲毁基坑底板 可能性评 价公 式 M≥ (γw/γ)H M — 基坑开挖后不透水层厚度 γ— 土的重度(KN/m3) γw — 水的重度(KN/m3) H — 承压水头 防治措施 — 打减压井降低基坑下部承压水头 6. 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作用 ⑴地下水 化学成分 主要气体成分: N2 O2 CO2 H2S 阳离子: H+ Na+ K+ Ca2+ Mg2+ Fe3+ Fe2+ 阴离子: OH- Cl- SO42- CO32- HCO3- SiO32- 主要离子: Na+ K+ Ca2+ Mg2+ Cl- SO42- HCO3- 胶体: Fe(OH)3 Al(OH)3 H2SiO3 有机质: 碳、氢、氧为主的高分子化合物 ⑷ 水的 硬度 分类 0~0.5GPG为软水 0.5~3.5GPG为微硬 3.5~7.0GPG为中硬 7~10.5GPG为硬水 10.5~14.0GPG为很硬 14.0GPG以上为极硬 美国 WQA 标准 ⑵ 地下水的总矿化度: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 总量,以每公升中所含克数表示。 ⑶ 地下水的总硬度:地下水中Ca2+ 、Mg2+ 离子及其化合物的总 量,GPG(克/加仑)为水硬度单位。 ⑸ 结晶类腐蚀 产生原因:地下水中SO42- 离子含量超标 化学 反应 SO42- + Ca(OH)2(混凝土中的) 腐蚀现象 水泥杆菌较原体积增大221.86% CaSO4·2H2O(二水石膏结晶体) CaO· Al2O3·3 CaSO4·31H2O(水化硫铝酸钙(水泥杆菌)) 与CaO·Al2O3·6H2O (水化铝酸钙)反应 在混凝土中产生很大的内应力 强大的内应力将破坏混凝土结构 ⑹ 分解类腐蚀 产生原因: 水中侵蚀性 CO2含量过大 化学反应:CaCO3+H2O+CO2 Ca2++2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