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致集美学校播迁时期校友的函.doc
1、致集美学校播迁时期校友的函
光阴荏苒,几十年弹指一挥间。
还记得抗战时期集美学校内迁办学的往事吗?
其时,日军入侵,厦门沦陷,国难当头,侨汇中断,办学维艰,师生困苦。然而,在校主“抱定栖牲苦干之精神,努力抗敌救国之工作”的勉励下,全校师生同仇敌忾,同心相应,许国心丹,复仇血热,组织“抗敌后援会”、“战时青年后方服务团”,出版《血花日报》,举办战时民众夜校,参加民训和严防汉奸破坏。真是闾阎无弱者,到处尽雄兵。其时,老师认真教学,同学刻苦学习。师生间亲密无间,师长如父母,同学胜手足。许多老师还以“盐”自喻,宁愿溶化自己,甘去成就学生。这种隆情高谊,怎能忘,怎能忘?
岂止勿忘,老来爱忆平生事,铁马关河入梦频。昔日匆别,天各一方,光阴似箭,瞬忽“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何不趁体健身朗,约会重聚,再话当年,以慰思念。恰逢今年是集美学校播迁办学五十五周年,为此,本会应海内外校友的倡议,择定今年12月26日在集美欢聚,28日前往安溪,在“文庙”旧地聚会,并隆重举行集美学校播迁办学五十五周年的纪念活动。此举如何?盼予支持!
回顾历史,集美学校播迁的八年,实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没有校主陈嘉庚,就没有集美学校;没有当时的内迁,也就没有集美学校的完整史。昔日搬迁的情景,如今仍历历在目,“风萧萧兮水潺潺,餐风宿露,前路漫漫,跋涉岂辞艰?”搬迁路上,有的老师肩挑一担,一头是幼女,一头是书籍;许多同学,穿着草鞋,背着行李,互相提携,互相鼓励。其势壮哉!峥嵘岁月稠,艰难磨砺多。应那八年杭战的苦难历程中,集美学校的全体师生承上启下,进一步铸造了心中的长城一一“诚毅”精神,艰苦支撑,弦歌不掇,把学校办得独具一色,在非常时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这些都十分值得纪念和发扬光大。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且莫说“一夜思量十年事,几人强健几人无”,但念“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深”,劳燕尚有归巢时。归去来兮,乐莫乐于还故乡,乐莫乐兮新相知。我们期待着您的回音。届时慕候大驾光临。
集美校友总会
1992年6月9日
2、陈嘉庚书信选录
陈村牧 林鹤龄 编选
编者按:今年8月12日,是校主陈嘉庚先生逝世31周年。为了缅怀校主的光辉业绩和伟大精神,本刊从本期起陆续发表陈村牧、林鹤龄选编的“陈嘉庚书信选录”,以飨读者。
前言
陈嘉庚先生故居,学校领导人叶渊珍藏着他生前22本亲笔信。这些书信绝大部分是写给当时集美学校领导人叶渊(采真)和陈村牧的,也有一些是写给当时厦大校长林文庆和厦大建筑部主持人陈延庭的。这些书信为我们学习和研究先生的思想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前年我们参与《陈嘉庚教育文集》的编纂工作,分担采撷上述书信中的教育言论。我们有感于这些书信不光限于他的教育言行,还反映了他的爱国思想行为,经营工商业和种植业的嘉酞良漠,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他为人处事公正无私的高尚品德。因此,我们进行编选《陈嘉庚书信选录》,时间自1920年5月起至1959年9月止,借以窥见他在各个时期思想行为的一斑。
前期书信(1920一1933年)是用毛笔直行书写的,半行半草,不加标点。有些字不易辩认,也有些句子不易断句。先生工作繁重,写信往往挥毫疾书,少假修饰。间或夹杂着一些闽南方言和华侨社会习用的语言。信中所涉及的人与事,有的也不是今人所尽知。因此,很有加以标点和笺注的必要。我们定了几条笺注凡例:
(一)按原文忠实抄录并加标点,凡信中繁体字今已改为简体字的,概用简体字书写。如因文中的繁体字今改为简体字会造成误解的,则仍依繁体字书写。
(二)凡信中有脱字、误字、衍字、衍词,或问句意义不明,或夹杂着闽南方言与华侨社会习用语的,均在原文后加括弧或引号,内加注释。误字用( ),脱字用[ ],笺注用 ,衍字或衍文用【 】。
(三)凡信中文可会意者概不妄加笺释。
(四)信中所涉及人与事有必要注解时以实事求是为原则。除较为重要的历史人物,除作扼要介绍外,还附加说明其与先生交往关系。
(五)凡信中引用典故或成语,一般词典可查检者,仅指明出处,不加注解;如较不常见的或引得不够完妥的,则略加注解。
(六)人物、事件等出现次数较多者,只在第一次出现时加注,后面出现时则指明参见前注,一般不再重注。
此外,先生写信时间,沿用中华民国年代,至1950年始采用公历。今依原信抄录。为便于查阅,爱在受信人下书明公历年代。所标封次乃选录的次序。
我们编选《选录》与进行笺注,在主观上虽力求无误,但限于水平,难免有错误之处。请读者指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证据学全套课件.pptx VIP
- GB 50650-2011(2022年版)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docx VIP
- 新时期山西省总规改革的探索与实践.pdf VIP
-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西川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分班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残疾儿童康复评估报告2025.docx
- 03D201-4 10kV及以下变压器室布置及变配电所常用设备构件安装.pdf VIP
- 新常态下高校工程审计范围及审计依据风险和解决措施.pdf VIP
- HJ 1093-2020 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最新解读.pdf VIP
- 探索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pdf VIP
- 智能温控调速电风扇毕业设计答辩╱格式.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