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docVIP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doc

试卷类型:A卷 河北冀州中学 2015---2016年上学期第五次月考 高一(文)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分)本卷共小题。每小题分,共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分封制逐渐瓦解B. 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C. 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D. 宗法制已完全崩溃 3.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A. 4.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当时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 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5.明代内阁在皇权控制的决策系统中起主导作用,并向丞相化的方向发展。从职位上看,内阁之职与丞相之职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从职责上看,内阁虽然没有法定的相权与相职,但实际上却行丞相之权,因而也会担丞相之责。这说明 A.丞相职责是明代内阁的一个重要功能B.内阁控制中央决策权 C.明代的内阁首辅实际上就是丞相D.丞相制度重新恢复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可见,该学者认为 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 C.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D.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14、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B.主要由阶级矛盾引起 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有史家指出,没有政治现代化,则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现代化往往是徒劳,这便是甲午失败的最基本的原因,至于多开两炮,少打两炮,那是小事也。依其观点,可能对以下哪一条建议的评价相对较高 A.重筹国防,以图将来 B.惩处腐败,整顿吏治 C.抓住时机,全面变革 D.取缔洋教,传播国学 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作者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策划者、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当他把这幅上联拿给前去日本谈判的李鸿章,要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