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渗灌管渗水滴头堵塞试验研究正文.doc

地下渗灌管渗水滴头堵塞试验研究正文.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下渗灌管渗水滴头堵塞试验研究正文

1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和支撑地球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和水资源质量的下降,世界范围的水问题日益严重。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所处的经度、纬度位置及大的地貌构造格局导致的季风气候特点,从而水资源在时空的分布上极不均匀,变异系数Cv值普遍较大。水资源是水量和水质的高度和谐统一,一个特定区域内水资源的量并不完全取决于水资源的数量,还取决于水资源的质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生产的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单纯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发展模式及高享受的生活价值观的推动下,人们从环境中大量地攫取水资源,输给环境的重污染的工业废水和有机污染严重的生活污水,造成我国水环境质量恶化,更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局势。总结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大体如下[1]。 (1)水资源概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55×108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中国以占全球约6%的可更新水资源,9%的耕地支持了占全球22%人口的温饱和经济发展。如此比例差距,导致我国在世界排名第四的水资源总量按耕地面积和人口数平均却显得相当的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110位。使我国从富水国转变为贫水国。 旱灾已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广、成灾损失最大的灾害,而且受灾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全国耕地实际灌溉面积仅40%,每年有60%的耕地无水灌溉。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已经明显不足的水资源还要不断地向工业等非农产业转移,而且未来30年内,我国人口还将不断增加,人口的增加一方面会直接扩大用水需求,另一方面又会加大对农产品需求的压力,进而加剧农业用水短缺矛盾。干旱缺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供给的主要因素。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年内分布极不均匀,年际变化也很大,一年里降雨集中在夏季,而其他月份旱情较重;大部分地区汛期连续4个月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左右。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总体表现是东多西少,东西差距较大;北方水资源贫乏,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南北相差悬殊。 (3)水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国水资源受降水的影响,时空分布极不不均,南方降雨在800~2000mm200~800mm36.5%,而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80.9%,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9%。足可看出,南北水资源量相差十分悬殊,与农业耕地分布极其不匹配。 我国这种水土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匹配的状况,要求在科学知道下,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并安排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控制人口的增长,以支持发展的需要,但必须十分注意保护包括天然绿洲在内的荒漠生态环境。 我国以补充灌溉为主,目前80%的粮食产于灌溉农田,灌溉面积为0.5×108hm3,居世界首位,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0%,灌溉用水量约为4000×108m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1.4%左右,约占世界农业总水量的17%,是用水大户,而全国95%的灌溉土地使用传统的漫灌和沟灌,谁的利用率仅为30%~40%[2]: (1)合理开发农用水资源 农用水资源包括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和经过净化处理的废无水。农用水资源和合理开发,是指采取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对天然状态下的水进行有目的的干预、控制和改造,在维护生态平衡条件下,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水量的活动。 (2)修建输配水工程,将水从水源送到田间 从水源引水输送到田间是通过修建输配水工程来实现的,渠道和管道是我国农田灌溉最主要的输水工程。但传统的水渠输水渗漏损失大,所以采用渠道防渗或管道输水可大幅度减少输水损失,显著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但我国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输水所占的比例很低。因此,大力发展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输水是我国节约灌溉用水的主要技术措施。 (3)采用田间灌溉工程技术把引入田间的水均匀地分配到指定的面积上 把引入田间的水均匀地分配到指定的面积上,储存在土壤中转化为土壤水,是通过田间灌溉工程技术来实现的。但无论采用何种田间灌溉工程技术,将引入田间的灌溉水转化为土壤水的过程都会有水量的损失。从水源引水到田间灌水这两个环节为节约灌溉用水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称为工程节水措施,衡量从水源引水到田间形成土壤水过程中,灌溉水有效利用程度的指标用灌溉水利用系数来表示。它是从渠首引进灌溉水量扣除渠系和田间损失水量后与总引进灌溉水量的比值,是集中反映灌溉工程质量、灌溉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从水源引水到作物根层有一半以上的灌溉水在这个过程中,因渗漏、蒸发和管理不善等原因而损失了,没有被作物利用。因此,工程节水措施尽管不与作物形成产量直接发生关系,但却是当前节水农业技术的主要方面。 (4)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店小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包含各种材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