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三历史统练试题8 含答案.docVIP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三历史统练试题8 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三历史统练试题8 含答案

高三历史统练试题8 1.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占30%左右,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年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该材料表明(  ) A.中国无需发展日用工业品B.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渐趋优化 C.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低端D.中国应保护关税禁止商品输入 2.民国初出版的《南浔志·南浔丝市行》中写道:“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对诗文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 ①这些现象出现在鸦片战争以后 ②外贸繁荣受到中外商人欢迎 ③苏杭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 ④开埠后中国丝织业得到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1880年英国人傅兰雅曾说及他的在华观感:“西国所有有益中国之学,中国必欲得之,盖华人已有饮泉思渴之心焉。”又说,中国人“明知学术一道,不在一国一邦,故虽视西人为夷狄之邦,亦乐学其有益于中国之事;惟必依中国之法以学,否则弃而不取”。材料所述现象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 A.西方民主思想广泛传播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C.中国近代工业开始起步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4.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等十几个民用企业。从中能够得出(  ) A.时下“士农工商”四民观念淡薄B.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利润丰厚 C.他们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D.政府大力扶植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企业 5.下面是1906~1915年中国社会商会数量的变化示意图。1912年后商会数量变化的原因是(  ) A.列强经济侵略加剧,中国商人加强自保 B.政府放松经济管理,办企业必须加入商会 C.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商人的投资热情高涨 D.商人倡导使用国货,办商会以抵制洋货 6.“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上海数十年之三大油厂,竟周年倒闭。其他工业,亦皆消沉。因欧战致富之实业家,营业失败重入漩涡者,乃时有所闻”。这说明中国民族工业(  ) A.过度依赖外国市场B.在一战后经营状况急剧恶化 C.经营理念和经验存在严重缺失 D.优先发展重工业属战略失误 7.1915年,南洋公司香港厂所创的“三喜”牌香烟问世,大受各界的欢迎。但是,引起了英美烟草公司的忌妒,他们说南洋公司的商标影射冒牌,将与诉讼。南洋公司自知不敌,遂将“三喜”牌改为“喜鹊”牌,并将其因由公诸与众,舆论哗然,咸抱不平。结果“喜鹊”牌香烟销路反而大大见好。从该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 A.民族工业力量相对弱小B.外国资本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C.人民的民族意识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D.政府的保护为民族工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8.下图展示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 A图中B出现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有关 B.图中C—D出现的最主要影响是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图中D—E出现的外因是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图中G—H出现的内因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9.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在国民党统治区的3 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 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和广西。材料表明(  ) A.抗战客观上促进了国统区经济迅速发展 B.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 C.抗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 10.下图是民国30年创办的旌德建华烟厂生产的香烟商标。对此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发展 B.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C.发展实业与抗战相结合 D.中美英苏四国共同抗日 11.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指数为100)。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解读,正确的是(  )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棉纺织业 100 81.7 69.8 面粉业 100 77.5 72.5 机器业 100 99.6 56.0 各业平均 100 85.5 74.9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②因国民政府重点提高外交地位所致 ③面粉业、纺织业发展最快 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12.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据此可推断该现象(  ) A.发生在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 B.出现的主要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