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考访谈提纲县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考核访谈提纲.docVIP

县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考访谈提纲县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考核访谈提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县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考访谈提纲县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考核访谈提纲

县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考核访谈提纲 指标18.4。21.3 1、常用针灸进针法有哪四种? 答:指切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夹持进针法 2、常用针灸行针法有哪两种? 答:提插法、捻转法 3、中风病中经络半身不遂的常用取穴。 答: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常用穴:百会、风池、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 4、头痛的常用部位分经取穴(说出一类以上)。 答:太阳头痛(后枕痛):天柱、风池、后溪 少阳头痛(侧头痛):率谷、悬颅、外关 阳明头痛(前额痛):上星、印堂、合谷 厥阴头痛(巅顶痛):百会、前顶、太冲 5、针刺的禁忌症有哪些? 答: (1)妇女妊娠三个月内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穴位。 (2)怀孕三个月以上者,其腹部、腰骶部不宜进行针刺。 (3)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间应禁刺。 (4)有出血倾向者,不宜针刺。 (5)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6)肤感染、溃疡或肿瘤部位,不宜针刺。 6、针刺时的异常情况有哪些? 答: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气胸 7、演示隔姜灸的操作方法。 答: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cm-4cm,厚约0.3cm-0.4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的穴位上或患处,再将艾炷放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稍停后再放下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应灸壮数。 8、常用的悬灸方法有哪三种? 答: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 9、泄泻病灸法的常用主穴和配穴。 答:主穴:天枢、足三里。 配穴:胃脘胀痛者加中脘、内关;湿盛者加上巨虚、阴陵泉;脾胃虚弱者加脾俞、公孙、气海;肾火虚弱者加命门、肾俞、关元、神阙;肝木乘脾者加脾俞、太冲。 10、膝痹病灸法的常用主穴和配穴。 答:主穴:局部压痛点 配穴:血海、梁丘、犊鼻、膝眼,寒湿重者加足三里、阴陵泉。 11、腰痛灸法的常用主穴和配穴。 答:主穴:腰部压痛点、腰夹脊穴 配穴:肝肾不足者加肾俞、志室;阳虚者加命门、腰阳关;寒湿重者加大肠俞、气海俞。 12、灸法的禁忌症有哪些? 答:(1)中暑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等忌用艾灸疗法。 (2)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13、灸法操作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如因施灸不慎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可嘱患者保护好水泡,勿使破溃,任其吸收,一般2-5日即可愈合。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适当外涂烫伤油膏等,保持创面洁净。 (2)注意晕灸的发生。如发生晕灸现象,按晕针处理。 (3)患者在精神紧张、大汗后、劳累后或饥饿时不宜艾灸。 (4)注意防止艾灰脱落或艾炷倾倒而烫伤皮肤或烧坏衣服。尤其幼儿患者更应认真守护观察,以免发生烫伤。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的艾条套入灭火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以彻底熄灭,防止再燃。如有绒灰脱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 14、火罐运用有哪些具体的方法? 答:留罐、走罐、闪罐、刺血(刺络)拔罐等。 15、演示腰痛病的拔罐治疗操作方法。 答:患者取俯卧位,背腰部皮肤充分暴露。先在背腰部正中均匀涂抹液体石蜡等润滑剂,用闪火法将中号玻璃罐扣在督脉上,医者左手扶住患者肩部,右手握住火罐,缓慢沿督脉推进或拉回,如此往返推拉10-15次,反复操作,直至皮肤深红或紫色为度。然后于腰部脊柱两侧同法操作。起罐后,擦净润滑剂。1周1-2次,5次为一疗程。 16、演示感冒刮痧治疗的刮前头部的方法。 答:术者一手呈八字扶持患者前额,保持头部相对稳定;另一手握刮痧板,首先刮拭头顶部正中督脉偱行区域,从头顶部的百会穴向前额方向刮拭,每一侧刮拭10-20次为宜,然后刮拭头顶部双侧膀胱经偱行区域,刮拭力量和次数同正中部位。 17、演示感冒的蒜泥贴敷方法。 答:当感冒伴有明显咽痛时,可用本法贴敷合谷穴,方法为将大蒜(最好是紫皮独头蒜)10克,去皮洗净,捣烂如泥状。每次取3-5克贴穴位上,一般贴1-3小时,以皮肤发痒发红但不起泡为度,每日贴敷一次,3-5天为1疗程。 18、演示肝胆管结石的耳压取穴操作方法。 答:(1)取穴:肝、胆、交感、内分泌、皮质下。 (2)配穴:伴有恶心不欲饮食、口苦加用腹、脾;厌油、发热、黄疸加用十二指肠、耳迷根。 (3)操作:耳穴消毒,采用压痛法在上述耳穴探查区域用探针以轻、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嘱患者感到受压处感到明显疼痛时及时告知或医者根据患者皱眉反应做出判断,这些压痛敏感点就是耳穴治疗的准确的耳穴刺激点。在上述准确的耳穴刺激点上贴敷王不留行籽后,用拇、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患者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和背面,或用食指尖或指腹置于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垂直施压至患者出现沉、重、胀、痛感,每穴按压1分钟左右,如有必要,每穴重复操作2-3遍,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