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报告生活的艺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文报告生活的艺术

讀書的藝術 讀書是文明生活中人所共認的一種樂趣,極為無福享受此種樂趣的人所羨慕。 在他拿起一本書時,他已立刻走進了另一個世界。如若所拿的又是一部好書,則他便以得到了和一位最善談者接觸的機會。 寫作的藝術 凡是期望成為作家的初學者,都應該叫他們先把寫作的技巧完全撇開,專在心靈用功夫,發展出一種真實的文學個性,去做他的寫作基礎。 我們須越過寫作藝術的表面而更進一步。便會覺得寫作藝術這個問題其實包括整個文學思想、見地、情感和讀寫的問題 《生活的藝術》 與《閒情偶寄比較》 報告人:吳越 林語堂稱《閒情偶寄》是中國人生活藝術的指南 《閒情偶寄》影響林語堂對生活藝術的看法 寫作目的 《閒情偶寄》-四期:著書的目的 一期點綴太平 一期崇尚儉樸 一期規正風俗 一期警惕人心 《生活的藝術》-作者為闡述個人對生活的觀點而著 《閒情偶寄》的內容 凡例七则-四期三戒 詞曲部、演習部、聲容部-戲曲方面 居室部、器玩部、飲饌部、種植部-物質方面 頤養部-養生與精神方面 對死亡的觀點 《閒情偶寄》面對「人必一死」的事實,即應「樂活」以對 《生活的藝術》「論不免一死」中提到「當我們承認人類不免一死時,當我們意識到時間消逝時,詩歌和哲學才會產生出來」 因為必死之結果,活著時才會積極 享受生活 《閒情偶寄》中有四部在說物質方面,在之後的頤養部則提出精神上的滿足才是最重要的,代表作者雖然很講究物質生活,但沒有精神上的滿足不能算是快樂及享受生活 《生活的藝術》「生命的享受」中提到「我總以為生活的目的及是生活的真享受」,追求「舒適」,注意事實,在甚麼時候得到快樂的事實 快樂是種感覺,物質生活快樂的前提是精神上的滿足 旅遊 《閒情偶寄》-道途行樂之法中提道:「旅境皆逆境也,不受行路之苦,不知居家之樂」、「過一地即覽一地之人情,經一方則睹一方之勝概」 沒吃過苦就不知何為樂,並以旅行增廣見聞 《生活的藝術》-旅行的真正動機應為旅行以求忘其身之所在 以忘我的流浪精神親近大自然 對比小結論 兩本書在享受生活的方向相當相似,在書籍的編排上則有相當大的差距 《閒情偶寄》有透露出教導世人如何生活的意思 《生活的藝術》則是寫出作者對世事的觀點與看法 總結 報告者:洪政宏 第一章~第四章 人思想的基礎與依據 無禮不能成信,從人本身與人性切入思想的構成 即是說明自己思想形成依據 第五章~第十二章 享受人生的方法 由〈誰最會享受人生〉開始 接下來說明快樂本身 在擴展至週邊即〈家庭之樂〉以及〈生活的享受〉 範圍再向外延伸就是大自然與旅行 最後則是整個文化 整體是有方向性的由基礎向外延伸 第十三章、第十四章 第十三章-對宗教的看法 相當獨立的一個章節,說明林語堂對宗教的看法 第十四章-思想的藝術 林語堂認為思想是一種藝術,並在最後分析中西思想的差異,並說明「近情」(人性化的思想)的重要 結論 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中,輕描淡寫的闡述人生的哲理,本書並非單純如林語堂自己宣稱的「一種私人的供狀」,而是凝聚了林語堂對人生的領悟的思想著述 《生活的藝術》即代表的是林語堂的個人哲學,他清楚的表明自己想法與觀點的由來與形成,讓看的人能明確的接收,並與自己的個人觀點做比較 資料來源 生活的藝術(一) 作者:林語堂 出版社:德華出版社 出版時間:民國69年12月第15版 生活的藝術(二) 作者:林語堂 出版社:風雲時代 出版時間:民國78年8月初版 閒情偶寄 作者:李漁 出版社:明文書局 出版時間:2002年8月初版 資料來源 西方人文主義傳統 /Philosophy/bookclub/history/08.htm 林語堂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E6%9E%97%E8%AA%9E%E5%A0%82 人文主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E4%BA%BA%E6%96%87%E4%B8%BB%E7%BE%A9 林語堂故居 .tw/user/aboutlinyutang_1.asp * * 醒覺?人類觀念?動物性遺產? 報告者:廖振淇 小章節 醒覺 人生的研究 以放浪者為理想人 關於人類的觀念 靈與肉 一個生物學的觀念 我們的動物性遺產 論不免一死 人生的研究 中國的哲學家是睜著一隻眼作夢的人,看透四周發生的事物和自己的徒勞,僅保留充分的現實感走完人生,因此,沒有虛幻的憧憬,所以無所謂醒悟,沒懷著過度的奢望,所以無所謂失望,他的精神如此得了解放。 我相信在美國的繁忙生活中,有一種期望,躺在綠色草地上什麼也不做,悠閒自在地享受一個下午。 四千年專注效率的生活,能毀滅任何一個民族。 以放浪者為理想人 人類不像動物般對於環境,始終如一的像機械一樣反應著,而是有決定的能力,和改變環境的自由。 人類的性格生來是世界上最不容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