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一中2008届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docVIP

福建省泉州一中2008届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泉州一中2008届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 一、(6分,每小题3分)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文化发展需要健全的版权保护制度 版权也称“著作权”,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所享有的与自己的作品有关的权利。版权制度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那么,如何看待版权保护推进文化发展呢? 首先,版权的激励功能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文化强调个体的灵感和创造力,作品是作者生命的体验,是激情创造,是智力的结晶。而版权保护制度正是一种对这种创造活动从产权角度进行激励的制度,它以激励创新、保护智力创造性劳动成果为基本出发点,以维护作者的权益为基本目标,其实质是通过保护权利人,激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使公众最大限度地受益。对创作者而言,创作作品既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同时也是其赖以谋生的手段。智力成果的使用应当遵循一定的市场交换原则和规则,使创造者能够得到回报,只有这样,创作者才能进行新的创作活动。版权保护充分体现了对智力创作的尊重和肯定,目的是激励创作者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用不断涌现的优秀作品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其次,版权的规范功能为文化的表达与传播提供了广泛的途径。为了使大众更广泛地享受文化,版权制度通过给予作者适当的权利,允许作者让度权利,以及对权利进行必要的限制,以此来促进作品更有序更广泛地传播。而作品的广泛传播不仅使公众更多地享有获得知识和文化的权利,与此同时也将极大地促进作品的产业化。 再者,版权的经济属性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版权作为“智力成果权”本身就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作品的制作与传播,具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作的全部特征。文化不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也具有产业属性。这种以智力成果为资源,以知识创新为动力,建立并依赖于受版权保护作品的创新、生产、传播、使用和消费之上的产业形态,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和各方面的关注。现在国际社会不仅重视版权的经济特性,而且在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来定量地描述版权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对此,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 下列对“版权的激励功能”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尊重和肯定创作者的热情,使创作者具有了灵感和创造力。 B维护智力创造性劳动者权益,为文化的发展创新注入新的动力。 C激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使公众在最大程度上享受优秀文化。 D维护文化市场的公正性,使创作者得到应有的回报。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创作者有权力对自己的作品权益进行转让或者授权。 B未证得作者同意,就任意传播作品,属于违反版权保护制度的行为。 C版权保护制度带来了文化产业的复苏和繁荣。 D版权激励创新、规范市场和推动产业发展,是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游小盘谷记 (清)梅曾亮 江宁府城,其西北包卢龙山而止。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唯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广狭如一,探之不可穷。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 熟五斗米顷,行抵寺,曰归云堂。土田宽舒,居民以桂为业。寺傍有草径甚微,南出之,乃坠大谷。四山皆大桂树,随山陂陀。其状若仰大盂,空响内贮,謦咳不得他逸;寂寥无声,而耳听常满。渊水积焉,尽山麓而止。 由寺北行,至卢龙山,其中坑谷洼隆,若井灶龈腭之状。或曰:“遗老所避兵者,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皆当其地。” 日且暮,乃登山循城而归。暝色下积,月光布其上。俯视万影摩荡,若鱼龙起伏波浪中。诸人皆曰:“此万竹蔽天处也。所谓小盘谷,殆近之矣。” 同游者,侯振廷舅氏,管君异之、马君湘帆,欧生岳庵,弟念勤,凡六人。 (《古文鉴赏词典》) 注:①謦(qing)咳:咳嗽。轻者曰謦,重者曰“咳”。②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茅庵,草屋;团瓢,圆形草屋。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人或曰无有 或:有人 B曲折广狭如一 一:像“一”一样 C寺傍有草径甚微 傍:旁边、侧边 D月光布其上 布:分布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闻犬声,乃急赴之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其若状仰大盂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寂寥无声,而耳听常满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勃之陋也 D同游者,候振廷舅氏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下列选项都是对选文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寻求小盘谷写起。虽有其名,但当地人有的却说没有。或有或无,疑信参半,这就更加表达了对追求迥绝红尘的幽人境界的向往。 B抵达佛寺以后,对归云堂反而不多落墨,而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