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宁市一中2006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卷 人教版.docVIP

湖南省常宁市一中2006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卷 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2006届高三2006-3-25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词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洞穴xuè 桎梏 gù 厉兵秣mò马 奴婢 bèi B、踏勘 kān 记载 zǎi 惊魂甫 pǔ定 饿殍 piáo C、舞蹈 dào 奴役 yì 不系 jì之舟 毗pí邻 D、侥jiǎo幸 唠láo叨 瞠chēng目结舌 重zhòng听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雨后的松林间月色斑驳,流泉琮琤。浣沙女踏着月色从竹林间暄闹着归来,渔人分开荷叶摇舟远去。 B. 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寂寞的时候,他就会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某种难以言传的慰籍和快乐。 C. 阿Q便要在平时,看见伊也一定要唾骂,而况在屈辱之后呢?他于是发生了回忆,又发生了敌忾了。 D.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此表达内心的感动 C.在中国和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文本提交WTO秘书处后,WTO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135个成员国投票。 D.他看着在画中与人物和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的细长双腿的仙鹤和身体苗条的白鹤,脸上不露一点声色。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翼君实或见恕也 见:表被动 B. 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征:争夺,夺取 C. 辟邪说,难壬人 难:阻挡,抵抗 D. 以膏泽斯民 膏:使甘美 10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故今具道所以 B. 而天下之理得矣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 C.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D下列各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针对司马光指责新法有侵官、生事、征利等弊端进行了有力的驳斥,言简意赅,体现了作者刚毅果断和坚持原则的政治家风度。 B. 本文立意超卓,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措词坚决而又得体,语言简洁精练、刚劲朴素而具感染力,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 C. 本文之所以至今读来仍引人共鸣,不仅在于作者的政治主张在今天仍可实行,还在于文章显现的不计个人得失的思想中所折射出的人格力量。 D. 本文引用了“盘庚迁都”的典故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决不动摇;并对当时的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保守思想表示了极大的不满。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1分) 13.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9分3分) 1)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译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知: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3)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节选自刘向《说苑·建本》) (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译文: (3)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译文: 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续写下片赏析(150字左右)。(6分) 浣溪沙 (苏 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通常,诗词中景多是视觉形象的画面。上片,苏轼一改常法,拿乡村声响入词,于平易中见别致。村头枣花掉落衣巾声、农家缲(sāo)车抽茧出丝声、农人粗服柳下卖瓜声,声声入耳。些少三句,全从声响中来,使乡村的季节色彩、田家的农事活动、农村的生活情态以及久旱雨后丰收有盼的淡淡喜悦之情,均有不同程度地表现。 15、古诗文默写。(6分,每小题1分)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其志洁, ; ,故死而不容。 (3)溪笔谈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