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重点中学联谊会2012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新人教版.docVIP

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重点中学联谊会2012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重点中学联谊会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实验中学贾凤娟 讷河一中王春丽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潼关 撞击 僮仆 憧憬未来 一幢高楼 B、诡谲 倔强 矍铄 群雄角逐 绝处逢生 C、炽盛 整饬 褫夺 叱咤风云 展翅高飞 D、宇宙 呼吁 圩田 滥竽充数 纡尊降贵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抱负 山清水秀 源远流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弛缓 云蒸霞蔚 崇山峻岭 城门失火,殃及池渔 C、扫描 要言不繁 历精图治 河泽而渔,焚林而猎 D、肄业 一如继往 谈笑风生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 学好本民族的语言尚且要花很多气力, 学习另一种语言呢? (2) 契诃夫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思想是相当复杂的:既嘲笑了当时的所谓“上流 社会”,也 了一些虚无思想。 (3) 王老师对艺术 怀着挚爱之情,一生 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搜集和整理诗歌方面。 A、何况 寄寓 始终 淡泊 B、何况 寄予 一直 淡泊 C、况且 寄予 一直 淡薄 D、况且 寄寓 始终 淡泊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虽说他是文化人,可他对茶的了解的确不敢恭维,在他眼里茶只是下里巴 人用以解渴的东西。 B、舞台上那个长袖善舞的舞蹈演员,台下的艺德也很高尚。 C、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 后起之秀。 D、这项新规定颁布实行一年多了,已经露出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改进,恐 怕是亡羊补牢,为时太晚。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狭隘的人是什么样子呢,是斤斤计较,还是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吃亏。 自负的人谁都瞧不起,还谈什么豁达胸襟? B、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健全和完备社会主义法制 不可缺少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C、英国女作家罗琳所写的长篇系列小说:《哈利·波特与秘室》和《哈利·波 特与魔法石》,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创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话。 D、“市场情况发生很大变化——请把毛巾递给我——马上开会修改方案。”马 经理气喘吁吁地对我说。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两句诗,何以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原因之 一,是因为它在你心中造出了“甜美的忧郁” 这种境界。 B、实际上,适应和发展这两大重要课题贯穿着生命始终,社会适应能力如何 也是人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健全的重要标志之一。 C、我国税务机关正在加紧完善涉外税收征管体系,以更好的适应加入世贸组 织后带来的新变化。 D、朱自清最初以诗歌进入文坛,并以抒情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巨大的轰动, 被认为是“五四”以来无论在意境上和技巧上都超过了当时水平的力作。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 精神解放 路在何方 一一《儒林外史》的精神探索 《儒林外史》的深刻性不仅表现在对制度文化层面的批判,而且更深入到精神 文化的层面,把创作的千钧之力放在对人性的深度解剖上,对生命意趣的探索追求 上。我们应当运用心理学、文化学的成果,把它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探究其文化历 史内涵。这对人类及其社会具有更恒久的意义,也是贯通古今的一条路径。 在做精神、心理的审视中,我注意到:士的精神安顿、精神解放问题,是《儒 林外史》深层关注的中心。 中国的封建统治者特别注意到把读书与做官联结在一起,“诱以官、禄、德”, 通过科举制度使读书人“入我毂中”。“学而优则仕”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群众价 值取向,马二先生就是这个模子里倒出来的正宗产品。他以拙朴的本性毫无讳饰地 讲出老实话:念文章、做举业,就是为了做官。只要能做官,朝廷叫做什么举业, 就做什么举业,至于这种举业是否合理,那他根本不去想,能做官就合理!他把做 官当作人生的唯一价值,而按朝廷功令做举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