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脱粒机传动部件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doc

多功能脱粒机传动部件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买文档就送您CAD图纸全套,Q号交流401339828或11970985

1 绪 论 2 1.1 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2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3 1.2.1 国外发展现状 3 1.2.2 国内发展现状 3 2 轴流式脱粒机的总体方案选择分析及工作原理 4 2.1 总体方案的选择 4 2.2 总体结构 4 2.3 工作原理 6 3 电动机的选择 6 3.1 电动机类型和结构 6 3.2 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6 3.3 选择电动机的型号 7 4 带传动的设计 7 4.1 确定计算功率Pc 7 4.2 确定V带型号 8 4.3 确定传动比i 8 4.4 计算带轮直径 8 4.5 验算带速V 8 4.6 校核小带轮的包角α1 8 4.7 计算所需V带根数Z 8 5 螺旋输送器(搅龙)的设计 9 5.1 搅龙的结构型式 9 5.2搅龙叶片的螺旋角 9 5.3 搅龙的内径D1 10 5.4搅龙的外径D2 10 5.5搅龙的螺距S 10 5.6搅龙的转速n 10 5.7计算搅龙带轮直径 10 6 机架的设计 11 6.1 断面形状和尺寸选择 11 6.2 结构设计 11 7 主轴的设计和校核 12 7.1 选择轴的材料 12 7.2 初步确定轴的直径 12 7.3 轴的结构设计 13 7.4 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14 7.5 滚筒主轴的强度校核 14 7.6 键连接的强度校核 16 8 轴承的选用 17 9 总结 17 11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1 绪 论 1.1 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越来越关注农村问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大,由机械代替人力作业已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而要实现我国农业的的现代化,其物质承担者农业机具的开发与利用必须紧跟上;同时为了完成和巩固本科知识和课程的学习;因此也就有了此时这篇设施作业机具全喂入式多功能脱粒机的设计。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兴衰关系到人民的生活乃至国家的稳定。20世纪后半期我过以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其中农业科技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目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的农业的发展也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让在日常的生产影响中有效地提高生产率,实现一机多用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智能化是今后农业的必然选择。 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适应自然环境,为植物生产收获提供相对更为有利条件,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它是在人们生活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为可控设施下的农业生产,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是最具活力的现代新农业。 而近期生产收获作业机具发展重点是:开发全喂入式轴流式脱粒机,合理选择配套动力。要求体积和质量小、动力足,操作舒适,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原理,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尽量减少发动机对设施环境的污染。动力最好选用是电动机。 南方地区为了解决晚稻的肥料的问题,夏收的时侯有稻草回田当绿肥用的习惯,这一点,全喂入轴流式脱粒机解决的比较好,当在田间作业时,因脱粒后全部茎秆都被打碎了,有助于梨耕,茎秆也易于腐烂。可见自古至今,脱粒生产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因此在现阶段对设施作业机具机构的研究和设计是很有必要的。与此同时,规模逐年扩大的脱粒机发展趋势,也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我国脱粒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形成正确的认识,这不仅对目前我国轴流式脱粒机行业技术进步及相关产业产品定位的意义重大,而且对未来整个行业的发展十分有益。同时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市场巨大,要发展农村经济,就更需要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劳动土地面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轴流式脱粒机的发展,基本上分为欧美和日本两大类型。所谓欧美型,也就是说这些国家以旱地为主,地块大,各类作物以小麦为主。而日本型是指以水田为主,大块小,经常规模也小,以水稻为主。因此,前者用的脱粒机是大型的,大功率的,而后者用的机型都是小型的或中型的。 虽然上述两类地区因其自然条件不同,使用的机型不同,但其实现粒物收获过程机械化所经历的过程却大体上是相同的,即都是先从半机械化开始,然后逐步向机械化过渡,最后实现收获过程机械化。到了五十年代,已基本上实现了收获过程的半机械化。例如美国在1950年已拥有70万左右的脱粒机,这时的机收面积已占收获面积的75%。基本上实现了半机械化,到 了七十年代初美国脱粒机的数量达到85万之多。机收面积达到了95%以上。目前已向大型、高效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日本的情况有所不同,实现收获过程半机械化的进程要比欧美国家慢得多,当然这里面有些客观原因,地块小,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