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时评第一季.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时评:与其忧心人才流失,不如用好身边人才 据报道,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人才流失国,超过百万的各界人才滞留海外不归。不久前刚刚出版的《人才战争》一书大声疾呼:中国已经是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大、损失最多的人才流失国之一。更有人担心,如这一趋势无法遏止,将对21世纪中国的综合竞争力,甚至中国的前途与未来构成重大威胁。 对此,一些人呼吁“筑巢引凤”,以特殊政策和优厚待遇吸引人才回归;另一些人则呼吁“设笼圈凤”,制订限制性政策,抑制人才流失。 “千金买骨”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一位古代国君以高价买下千里马骨,最终成功引来大批活着的千里马。说这故事的是战国时期燕昭王的近臣郭隗,他告诉急于求贤强国的燕昭王,只有善待身边的人才,把身边的人才用好,才能吸引海外更多、更好的人才前来投奔。听取建议的燕昭王放手任用了包括郭隗在内的本地人才,结果果然吸引到乐毅、邹衍这样的“国际级”人才加盟。 如果说人才是无国界的,那么本国、本地人才就跟流失海外的人才同样宝贵;如果说人才是有国界的,那么“土产”人才只会比“海归”更趁手、更好用。如果一个企业、一个地方、一个国家,一方面打着“求贤若渴”的旗号,拼命招徕海外人才加盟,另一面却对身边俯拾皆是的本土人才弃若蔽帚、不屑一顾,则不仅本土人才寒心,海外人才也同样会自我提醒——一个连身边的人都不会用、用不好的地方,能用好“归客”么? 中国是人口大国,在高校扩招潮下每年产生数以百万计的各类应届毕业生,在社会上更流动着不少身怀一技、有志一逞身手的人才,虽然他们的质量参差不齐,但求贤并非求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量才用长是用人者的智慧所在。如果有关方面能善待自己身边的才俊,那些在海外观望的人才自然会心动,他们中真正的大才、大贤则更不会白白错过一展身手的大好机会。什么是人才?只有派上用处才是人才,如果大批本土人才不能尽其用,则这些人才同样可算是被流失,被浪费了,如果要“抑制人才流失”,那么也应先从本源抑制起。 应该看到,一些地方、用人单位尽管摆出“筑巢引凤”的姿态,但怎样筑巢,引来凤后如何用,却一概没有头绪,“海归”被徒然当作政绩点缀或高级清客,位尊而无用,身荣而无功,这对用人者、对“海归”而言,都是巨大的浪费。 至于“特殊政策”则更值得商榷:人才需要的是发挥才干的空间、合适的土壤、有利的氛围、切实的保障。这些条件对“土人才”也好,“洋人才”也罢,都别无二致。如果有关方面能创造一个让本土人才充分发挥才干的合适环境和体制,那么这样的环境和体制将同样适于海外人才。对海外人才而言,他们最希望的不是被“特殊优待”,而是被“正常对待”且能“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才干。因为“特殊”终究是易变的,只有一个常态化、体制化的适合人才发挥才干的环境,才是真正人所仰慕的“凤巢”。 再奢谈应对海外人才流失问题之前,请先把本土人才用好吧。如果本土人才能尽其用,如果中国真的可以形成一个世界上最有利于人才发挥的氛围、机制,那么别说流失海外的中国人才,就是纯种“洋人才”,也会争着抢着来中国报到的。 终于有人对公务员至今仍然享受“福利分房”之类的“住房超国民待遇”表示异议乃至猛烈抨击了。且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员。这个部的政策研究室中心主任陈淮撰文称,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部委和地方打着保障住房的名义,以各种形式为公务员建实物型住房有不断加剧的趋势,或明或暗的“福利分房”(准确? 叫法应为“福利分房”式待遇——朽木注)正在卷土重来,故此,他认为,公务员住房超国民待遇危害极大,不仅会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妨害市场价格稳定性,而且会对住房消费模式起到恶劣的负面示范作用。一些国家历史上在公务员住房问题上的不慎做法,曾引发严重社会危机甚至政治危机,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陈淮先生是一针见血的。这个问题,真的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其实,任何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疑问。 疑问一:公务员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公民那样去买商品房?有人的回答是,公务员待遇低买不起。这是事实吗?也许是。但是,其他行业其他工作岗位的人就买得起吗?中小学教师就买得起吗?普通工人就买得起吗?他们的收入多于公务员吗?如果因为其他行业改革了钱多了,公务员制度何故不赶紧改革?如果其他行业改革了总收入也不多(一些公务员是常有些灰色的,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那么,公务员为什么还要独享这福利分房式的待遇? 疑问二:这“福利房”的钱自何而来?陈淮的文章中没有给出这方面的材料。我们当然也不知道。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买地建房是要花钱的,比如陈淮说的“国家各部委”大都在北京,北京地价、房价之高,吓煞人也,这钱由谁出?还是从纳税人的钱中拿出一块来吗?还是动用国库官帑吗?如果是这样,这30年改革真应大刀阔斧,连同公务员制度一起好好改革一番。 疑问三:公务员的“福利住房”之类的房子造价低于商品房吗?为什么?有人回答是:“政府之手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