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颗粒体物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漫谈颗粒体物理.doc

漫談顆粒體物理 賈魯強 黎璧賢 國立中央大學 物理系及複雜系統中心 e-mail: pylai@.tw ■楔子 當夏季來臨,我們總是會穿著泳褲到海邊和大夥一起去享受海的氣息。而在海灘往往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小朋友圍在一起堆沙,互相比較著誰可以把沙堆的比較高(如圖一)。 圖一 但是我們如果仔細去觀察沙堆的崩塌過程,我們將會發現『沙堆的崩塌過程』是一個非常有趣而複雜的問題。由於沙子本身是一個固體,所以我們可以用牛頓力學來描述它。然而當沙堆崩塌時,我們可以在表層看到如同液體一般流動的現象,卻又想使用流體力學來研究。而類似這樣的物質,我們一般都稱為『顆粒體』(Granular materials)。想像慢慢地在同一個地方傾倒沙子堆積沙堆。 沙堆變得越來越陡峭,直到一個表面斜度到達一個臨界的斜率。當表面的斜率走到達臨界角度時,增加一粒沙也能觸發全面性的崩塌。而當崩塌結束時,沙堆的表面將回成到它穩定的斜率(安息角)。顆粒的形狀將決定臨界斜率和穩定斜率---你將發現與所有類似圓形的顆粒(如砂糖和細糖),都有相似的特性。當你很穩定讓沙如同水流一邊流過一個細管讓顆粒在桌面形成沙堆,堆積得越來越陡峭直到有崩塌的產生時,你也可以發現相同的現像。然而你即使增加的更多顆粒,沙堆的斜率仍然保持的差不多,這是和一般正常的流體是完全不同的性質。 ■為什麼要研究顆粒體? 顆粒體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諸如食鹽, 糖, 咖啡, 滑石粉末, 沙, 煤。顆粒體的研究在工業上的應用相當多﹐例如在礦物﹑粉末﹑藥品的傳輸過程。其他在地質研究﹐食品製造等也都屬於顆粒體之應用。根據一項統計,美國工業界因顆粒、砂土、藥粉、原料等顆粒體物質的儲存或運送裝置設計不當,總共造成百分之六十的損失。化工業約有一半的產品是顆粒型態,一般工業上用到的未加工材料為顆粒型態的更占了四分之三,工廠輸送帶上的瓶瓶罐罐也可視為顆粒體物質,若再加上因顆粒特性造成的山崩、雪崩等地質改變,美國每年受到影響的金額約有一千兆美元。 顆粒體物質在地心吸力下的靜態結構和流動現象是十分有趣的宏觀科學, 最早重視到顆粒體不尋常的特性的科學家可以追溯到1773年,當時庫侖在負責蓋一個城堡,而他發現當砂石堆積的角度大於一個特定的角度之後,會由穩定的靜止態,轉換到一個不穩定的流動態(如圖二)。也就是說顆粒體不但可以像固體一樣支撐重量和承受切變(Shear),也能像液體一樣流動。顆粒體之運動主要受到流體力學和摩擦力的行為所左右。顆粒體的有趣現象產生主要是因為摩擦力造成顆粒之間的碰撞是非彈性的碰撞(Inelastic collision)。也就是說在考慮完全彈性碰撞(Complete elastic collision)的狀況下,顆粒體有趣的現象大部分將不會出現。此外,更重要的是當考慮在地心引力下的顆粒體時,溫度在這個系統中是不重要的。而磨擦力使得這個宏觀的系統中形成了一個具有很強耗散性的系統。 圖二 單一個顆粒的性質,我們可以說都已經十分的瞭解了,但是當一大群顆粒體聚集起來所產生的現象就變成十分複雜而有趣。他們的物理的行為並不能用一般的固體來理解,同樣的也不能用一般的流體氣體體理論來解釋。 由於這樣的系統擁有十分複雜,具有非線性的性質,充滿著不穩定性,也使得要去瞭解顆粒體比正常流體還要複雜而困難。所以直到目前物理學家仍然沒有一個很有效的理論可以去描述顆粒體的性質。然而我們仍然可以利用統計物理及多體問題的一些方法來研究這些複雜的問題。例如標度(Scaling)的概念, 自發性臨界現象(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 相變(Phase transition)等等,都被用來瞭解顆粒體物理。 而在一個穩定沙堆之中,顆粒基本的作用力主要是是鄰近之間顆粒的接觸作用力。而顆粒與顆粒之間,摩擦力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整個沙堡所承受的壓力即是所以顆粒接觸力的總平均。而顆粒之間的力是透過顆粒之間的摩擦力及應力把力傳播出去,這一點是和一般的固體、流體與氣體是完全不同的。我們可以利用光彈效應(Photo-elastic effect)讓沙堆之間的力傳播的結構顯影出來。 圖三 圖三顯示的是在一個沙堆之中壓力的傳播的示意圖。其中比較亮的部份代表的那個部分所承受的壓力比較大。而我們也可以發現壓力是很不均勻而且有方向性地傳播的,有一些地方是並沒有壓力存在的。同樣的想像農夫將穀粒倒放入一個穀倉之中,他可能會發現倉底的壓力並不是隨著顆粒的不斷倒入而呈現線性增加。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當穀粒倒入穀倉後,將有一部份的力將會傳遞到穀倉四周的牆壁。在1895年,Janssen就發現倉底的壓力和顆粒的堆積高度有一個特定的關係: (1) 這裡是一個特徵長度。當時,壓力正比於堆積深度。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