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马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白马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郑本法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兰州 730070) 提 要: 白马文化是白马人的人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颇具魅力,且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文章认为,有效保护白马文化,是白马文化的当务之急;合理开发白马文化,是白马文化的关键问题;永续利用白马文化,是白马文化的不变主题。作者还就利用白马文化发展旅游产业建议:摆正白马文化保护与白马旅游发展的关系;树立白马旅游的鲜明形象;解决旅游第一要素“行”的问题;解决旅游核心要素“游”的问题;在总体规划下,提高旅游者的参与性;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把利用白马文化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大项目抓,采取多种渠道,切实解决问题。 关键词: 白马文化;有效保护;旅游开发 一、白马文化是有关白马人的人为现象 在甘肃文县与四川平武、松潘、九寨沟县交界的深山老林里,生活着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族群,计有20000人。文县铁楼藏族自治乡白马河两岸的13个村寨中就有3000多人。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民族识别时,他们被暂定为待识别的藏族。人们称他们“白马藏族”,而他们自称是“白马人”。白马文化首先是以“白马”为符号,由白马人创造出来的。 从广义上说,白马文化就是白马人的人化。所有相关白马人的人为现象,都是白马文化。如:白马人的历史遗迹、建筑雕塑、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献记载、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都是其涵盖范围。 白马文化源远流长。白马人可能是氐人后裔。《诗经·商颂》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氐人分布甘肃东南地区及其邻近的陕西西南、四川西北。部落繁多,各有称号,互统属,其中以白马氐最大。汉在氐居住较集中的设武都郡1~4根白色的羽毛。有人说,那鸡毛随风飘动,鱼骨牌闪闪发光,有镇怪辟邪之功能;又有人说,白马人的祖先氐人作战时,以鸡毛为标志,便于区分敌我,帮助同类;更多的人则认为,那是为了纪念雄鸡救寨,拯救白马人的功绩所致。 传说,一次夜深人静时,官兵偷袭白马山寨,大白公鸡发现敌情,几声高叫,唤醒了睡梦中的白马人。经过奋战,保住了山寨。从此,世世代代的白马人都自愿在自己毡帽上插着白雄鸡翎,以铭记雄鸡救命之恩。久而久之,积习成俗,沿袭至今。现在,白雄鸡翎虽然仅仅是一种装饰,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却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既象征着白马人的英勇顽强,又象征着白马人的纯洁美丽,更象征着白马人扬善抑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白马文化丰富多彩。它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历史上的传承,也有现代人的创造。 白马人有自己的语言。如孙宏开将白马语与藏语2000多个词做过比较后认定,同源词仅有556个,占27.1﹪;异源词多达1495多个,至少占72﹪。他据此得出结论说:“白马人话有自己的基本词汇和语法体系,”其语言是“独立的”。 白马人有自己的服饰。如上述头上戴的插有白雄鸡翎的沙嘎帽,被白马人称为“腰缠万贯”的白马姑娘们使用的绣花腰带,以及妇女身上穿的由数十种布料做成色彩绚丽夺目的服饰。 白马人有自己的建筑风格。其传统民居房屋是用土夯筑或用木柱搭建墙壁、用石块固定木板覆盖屋顶的榻板房。那横跨白马河、以两岸青山做背景的廊桥尤其别致。 白马人有自己的饮食习俗。具有白马人乡土风味的烟薰腊肉;光滑细嫩、入口凉爽、麻辣酸香味俱全的洋芋糍粑和荞凉粉;有“上酥下丸腰里硬”之讲究的“十大碗”。 白马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崇尚禁忌。如他们崇尚白色,崇拜山、水、树、石,信仰自然神;忌讳外族人称他们“番子”“蛮子”,忌讳狼吞虎咽地进食,严禁从距火塘很近的碗柜前走过,忌讳与外族人通婚。 白马人有自己的婚庆丧礼、迎宾仪式、歌舞表演、传说故事。白马人独具特色的婚俗与其能歌善舞的习俗融为一体,既原始古朴、注重礼仪,又生动活泼、别有情趣。特别是那悠扬动听、热情甜蜜的歌曲,那原始古朴、欢快活泼的圆圆舞蹈,那粗犷豪放、歌舞并举的池哥昼,充分展示着白马人的聪明才智。 白马人喜欢唱歌。逢年过节时唱,喝酒时唱,劳动时也唱。其歌曲粗犷豪放、古朴原始,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分为酒歌、劳动歌、生活歌、风俗歌、情歌等类。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以酒歌、劳动歌为最。远自白马人的历史及其祖先的丰功伟绩,近至五谷丰收、男欢女爱、亲人团聚;大到太阳、月亮,小到石头、小草,几乎都为酒歌范围。现在的酒歌,多是旧曲调填新词。劳动歌有《耕地歌》《播种歌》《锄草歌》《割麦歌》《背粪歌》《砍柴歌》《采药歌》《养蜂歌》《狩猎歌》《打墙歌》等,生产劳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涉及。 白马人最喜欢的集体舞蹈是圆圆舞(又名火圈舞)。舞时,手拉手,肩并肩,围成一个大圆圈,并有歌曲与舞伴随。其舞步简练明快,时徐时疾;歌声有时高亢粗犷,有时婉转悠扬。尤其是晚上,全村男女老少围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603111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