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路安全技术期末报告网路分层原理指导教授
網路架構模型 為了解決不同電腦系統的通信問題 形成通訊功能標準化的思考模式 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ISO)制定出『OSI基本架構模型』 將網路功能分為七個階層 並將各層具體的通訊協定標準化 OSI Model? 7層的主要功能 第7層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應用層能與應用程式介面溝通,以展示給user。 第6層 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層能為不同的user提供數據和信息的語法轉換內碼,使系統能解讀成正確的數據。 同時,也能提供壓縮解壓、加密解密。 第5層 會談層?(Session Layer) 會談層用於為通訊雙方制定通訊方式。 第4層 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傳輸層用於控制資料流量,並且進行偵錯及錯誤處理,以確保通訊順利。 而傳送端的傳輸層會為封包加上序號,方便接收端把封包重組為有用的資料或檔案。 OSI Model? 7層的主要功能 第3層 網路層?(Network Layer) 網路層為資料傳送的目的地定址,再選擇出傳送資料的最佳路線。 第2層 資料鏈結層?(Data Link Layer) 資料封包如何傳送的方式 第1層 實體層?(Physical Layer) 實體層定義了所有電子及物理設備的規範。 這包括了針腳、電壓、線纜規範、集線器、中繼器、網卡以及其他的設備的設計定義。 OSI Model? 7層的主要功能 網際網路架構 網際網路的基礎是『TCP/IP協定』 網際網路對於階層架構的規定,只要將兩項核心設定(TCP,IP)確立後,即可服務上一層軟體,及下層硬體 網路架構模型 OSI網路架構 vs. 網際網路架構 OSI網路架構 vs. 網際網路架構 模型化的觀點不同 OSI 站在電腦商開發人員的觀點,將通訊功能細分,減輕開發技術時的負擔 網際網路 較趨近網際網路使用者的觀點 網路安全技術期末報告網路分層原理 指導教授:梁明章 A0953304 許之青 國立高雄大學 2010/06/25 大綱 網路架構模型 OSI 7層網路架構 網際網路架構 OSI vs. 網際網路架構 1 2 3 4 5 6 7 Fiber Bit Repeater, hub Physical Ethernet,? Frame Switch, Bridge Data Link IP,ARP,RARP Packet or Datagram Router Network TCP, UDP,? Message Layer 4 Switch Transport Session Presentation HTTP,FTP, Telnet,SMTP,POP3, Program Gateway 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 Equipment OSI Laye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