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简易中医疗法09-1四章简易中医疗法09-1第四章简易中医疗法09-1第四章简易中医疗法09-1.ppt

第四章简易中医疗法09-1四章简易中医疗法09-1第四章简易中医疗法09-1第四章简易中医疗法09-1.ppt

  1. 1、本文档共1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简易中医疗法09-1四章简易中医疗法09-1第四章简易中医疗法09-1第四章简易中医疗法09-1

第四章 简易中医疗法 第一节 概述 传统中医的医疗手段,在古书中的记载分为砭(bian)、针、灸、药四种方法。“砭”指刮痧和按摩的物理治疗方法,是四种方法之首,可见是各种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药为四种方法之末,主要可能是这种方法需要各种不同的药材,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具备的,因此最早被列为治疗方法中的下策。 一、调养血气的一式三招 1.敲打胆经 2.早睡早起 根据我们的经验,人体造血的最佳时段,是从下午六点到午夜一点四十分左右,而且人体必需达到深度睡眠的状态。 要点:每周至少保持午夜12点以前累计有八个小时睡眠。 目的:敲胆经的功课使人体可以生产足够的造血材料,充足正确的睡眠则提供人体足够的造血时间,两者具全人体的造血机能就能够正常工作,血液总量就会逐渐增加,气血能量也就逐渐提高了。 3. 按摩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心血管系统:心慌、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绞痛、心肌缺血、胸闷。 其他:恶心、呕吐、抑郁症、中署、休克、小儿惊风、胃痛胃胀,经脉所过的关节肌肉痛。 除了心包经之外,应再按摩任脉的膻中穴(两乳之间)和膀胱经的昆仑穴(外侧脚踝后方腱前凹陷处),其中昆仑穴的按摩应在按摩心包经之前实施,这样比较容易将心包积液排出。 按摩膻中穴作用:心情郁闷,胸中有闷气无法发泄,本穴具宁心神,开胸除闷,降气平胃等作用,此外,对呼吸系统及神经衰弱具特殊效果。 二、疾病诊断治疗原则 阴阳是诊断的总纲。 疾病虽然很多,但其属性不外阴阳两类,从疾病发展部位来看,不在表(阳),就在里(阴)。从疾病性质来看:热证(阳),寒证(阴),从疾病发展趋势来自看:实证(阳)虚证(阴)。总之,阴阳可以概括疾病的属性。 治疗上总原则是“调整阴阳,以平为期”。针对阴阳盛衰,中医常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采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异常现象得到纠正,恢复其相对平衡状态。 中药种类甚多,但就其性能不外阴阳两类,从药性来看:寒、热、温、凉、温热属阳,寒凉属阴。临床上借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使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临床具体用法: ①阳虚和阴胜则寒,治法:寒者热之(用热药) ②阴虚和阳胜则热,治法:热者寒之(用寒药) ③正气不足,治法:虚者补之 ④邪气偏胜,治法:实者泻之 ⑤阴不足、阳偏亢,治法:滋阴潜阳 ⑥阴阳两者均不足,治法:滋阴助阳(阴阳双补) 第二节 常见病症的诊治 感 冒 症状:感冒是感受外邪所致的以鼻塞、流涕、头痛、咳嗽、恶寒、发热等为主证的外感疾病。如病情较重,广泛流行者,称作时行感冒。病因总由正气不足,六淫侵袭所致。病理在于营卫不和,肺失宣肃。 中药治疗:治疗采取解表祛邪的原则。体虚者,又当扶正祛邪。 一、风寒证 主证: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疼痛,鼻塞声重,时流青涕,咳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 辛温解表。 方药 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9克,防风9克,羌活12克,前胡12克,川芎12克,柴胡9克,白芷9克,细辛3克。如表寒重者,可加麻黄9克,桂枝10克;如咳嗽多者,再加杏仁12克,白前9克;外塞里热者,加石膏30克。 二、风热证 主证 身热重,微恶风,头胀痛,咳痰黄粘,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流黄浊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辛凉解表。 方药 银翘散加减:银花18克,连翘15克,竹叶15克,荆芥9克,牛子12克,薄荷5克,桔梗12克,桑叶18克,菊花15克,甘草9克。如咳痰黄稠量多者,加川贝12克,瓜菱皮20克,桑白皮18克;时行热毒症状明显者,加大青叶18克,薄公英15克,知母18克;如秋令感受风温燥邪致病,伴咳呛痰少,口鼻干燥,去荆芥,加南沙参18克,花粉18克。 三、暑湿证 主证 身热,微恶风,肢体痰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粘,心烦,口渴,或口中粘腻,胸闷,泛恶,苔薄黄腻,脉濡数。 治法 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 新加香薷饮加减:香薷10克,厚朴9克,银花18克,连翘15克,菊花15克,羌活9克,桅子15克,川贝12克。藿香10克。如暑热偏重者,加鲜荷叶40克,黄连15克;里湿偏重者,加苍术12克,半夏10克;小便短赤者加滑石18克,木通10克。 四、体虚证 (一)气虚感冒 主证 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白,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治法 益气解表。 方药 参苏饮加减:党参30克,黄芪25克,苏叶9克,葛根10克,橘红10克,前胡9克。如气虚较甚者,黄芪用35克,再加白术25克;若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可常服补中益气丸。 (二)阳虚感冒 主证 恶寒重,身热轻,头痛身痛,语声低微,四肢不湿,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治法 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