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带电,则(?) ?? A、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 B、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开 ??? C、b立即把a排斥开 ??? D、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 * 现代科学早已把物质结构的秘密揭开: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而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和一定数目的绕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所带正电量的总数与核外所有电子的负电量总数是相等的,且正电荷、负电荷分布的中心(常称电荷中心)重合.因而,在通常情况下,整个原子呈电中性(所谓不带电).当原子因某种原因(如摩擦、受热、化学变化等),而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时,原子就显为“带正电”,获得额外电子时,就显为“带负电”.所以,实质上物体的带电过程就是电子的得失过程.比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正电荷,实质上就是由于两者摩擦,组成玻璃棒的原子上的若干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使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而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 * 现代科学早已把物质结构的秘密揭开: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而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和一定数目的绕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所带正电量的总数与核外所有电子的负电量总数是相等的,且正电荷、负电荷分布的中心(常称电荷中心)重合.因而,在通常情况下,整个原子呈电中性(所谓不带电).当原子因某种原因(如摩擦、受热、化学变化等),而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时,原子就显为“带正电”,获得额外电子时,就显为“带负电”.所以,实质上物体的带电过程就是电子的得失过程.比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正电荷,实质上就是由于两者摩擦,组成玻璃棒的原子上的若干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使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而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 * 现代科学早已把物质结构的秘密揭开: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而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和一定数目的绕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所带正电量的总数与核外所有电子的负电量总数是相等的,且正电荷、负电荷分布的中心(常称电荷中心)重合.因而,在通常情况下,整个原子呈电中性(所谓不带电).当原子因某种原因(如摩擦、受热、化学变化等),而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时,原子就显为“带正电”,获得额外电子时,就显为“带负电”.所以,实质上物体的带电过程就是电子的得失过程.比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正电荷,实质上就是由于两者摩擦,组成玻璃棒的原子上的若干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使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而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 * 现代科学早已把物质结构的秘密揭开: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而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和一定数目的绕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所带正电量的总数与核外所有电子的负电量总数是相等的,且正电荷、负电荷分布的中心(常称电荷中心)重合.因而,在通常情况下,整个原子呈电中性(所谓不带电).当原子因某种原因(如摩擦、受热、化学变化等),而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时,原子就显为“带正电”,获得额外电子时,就显为“带负电”.所以,实质上物体的带电过程就是电子的得失过程.比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正电荷,实质上就是由于两者摩擦,组成玻璃棒的原子上的若干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使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而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物理》 选修3-1 电荷亦称电,是实物的一种性质.人们对电的认识最初来自摩擦起电现象和自然界的雷电现象.例如,在公元3世纪,我国晋朝张华的《博物志》中就有记载:“今人梳头,解着衣,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这是世界上关于摩擦起电引起闪光和噼啪之声的较早记载.古人发现,用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羽毛、头发等轻小物体.随后人们进一步发现,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并不是琥珀所独有的,像玻璃棒、火漆棒、硬橡胶棒、硫磺块或水晶块等,用毛皮或丝绸摩擦后也能吸引轻小物体.凡是物体有了上述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它带了电. 一、电荷 ?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如何? 1.两种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2 .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一、电荷 ?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部是否存在电荷? ?为什么摩擦会起电呢? 原子的构成 原子(中性)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正电) (不带电) 原子核为什么稳定? 质子和中子之间有强相互作用 核力 核外电子 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容易受到外界的作用而脱离原子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实质: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带负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高铬耐热钢锻造的复合加热炉内用耐热滑块.pdf VIP
- 3.1.1铁元素和亚铁盐 说课课件 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必修第一册.ppt
- 四年级数学学生辅导记录.doc VIP
- 贵州省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联合考试物理试题(二)(含答案).pdf VIP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大题综合归类-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专项训练(解析版).pdf VIP
- 标准图集-05S518雨水口.pdf VIP
- 2025国资国企穿透式监管白皮书.docx VIP
- 2024离心球墨铸铁管管模通用技术条件.docx VIP
- 交替传译实践教程(上)习题参考答案.pdf VIP
-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 50656-2019知识培训.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