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迷上植物花卉画.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迷上植物花卉画.doc

迷上植物花卉画   在我的书柜中,有一摞整齐的16开硬抄素描本,被我视为珍爱之物,妥善保存。这是我自2014年4月以来两年多的写生本,共画了各种钢笔花卉素描341幅。许多看过这些绘画习作的亲朋好友,都很惊奇,也交口称赞。他们诧异地问我:你一个年逾古稀的退休航空高级工程师,怎么会天天去画植物花卉?没听说你进过美术学习班呀,怎么会画得这么逼真?   这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2014年的4月,我和老伴相携去景山公园赏牡丹。吸引我的,不仅有姹紫嫣红的各色名贵牡丹花,更有那几位静坐花前、潜心写生的赏花人。喜欢绘画的我按捺不住心头的冲动,立马回家取了画本和折椅,加入了这不大的花卉手绘者的队伍。未曾想到,随着一天天绘画的实践,我竟然迷上了花卉写生画。两年多来,我带着折椅、画本、碳素笔,跑了不少地方。近处――北京,常去的是北京植物园、中科院植物所植物园、中山公园、景山公园、北海公园、世界花卉大观园。远点,旅游途中,画到了武当山。更远点,画到了柬埔寨、斯里兰卡,在异国他乡描绘奇花异卉。   所以,2014年的4月16日,对我来说,成了一个值得怀念的日子――我的第一幅牡丹诞生。也因此改变了我的生活。   由于画花,我关注了一些自然、植物、园艺、博物行业的网站,以及各大公园的官方微信,特别留意植物花事的信息,不违花令,外出写生。2014年国庆节放假7天,正值北京植物园举办北京市花――菊花展,我连续7天去画菊,精心描绘,一坐就是小半天。甚至和植物园的花工成了好朋友,他们给我绘画提供了许多方便。就拿门票来说吧,北植大温室的门票价是50元,对于我这样想经常进去画画的退休老人来说,确实是一项不小的负担。后来当我得知大温室有“温室之友”的待遇,成为会员后,可以在一年之内不限次数自由出入,于是毫不犹豫地花200元办了会员卡。到2015年年底,我一统计,竟然进入温室画画57次!难怪植物园有职工评价说:你是我们植物园游客中最特殊的一位了,随时欢迎你来!   我喜欢每年的大型花事,如牡丹展、芍药展、郁金香展、樱花节、海棠节、桃花节、荷花展、菊花展,也喜欢一些在室内的专类花卉展,如兰花展、苦苣苔科植物展、高山杜鹃展、珍稀濒危植物展等。但是,一些花卉,囿于温室的人造环境,总不如在自然环境下长势好。   2015年春节,我和家人去斯里兰卡旅游。在南方小镇韦利格默我们入住的旅馆院子里,我看到几棵沙漠玫瑰,花儿开得正艳。北京植物园的大温室里虽然也有几棵,但因为大环境的问题,花儿开得并不好。于是,我没有去赏海景,而是乘着上午的清凉,搬了个折椅,面对娇艳的花朵,开始了写生。期间,引起了外国游客的围观。特别是一个来自奥地利的老先生,最为执著,站着一个多小时,看完了我作画的全过程。没有想到的是,中午在餐厅吃饭时,他找到了我,跟我说:我太喜欢这幅画了!你要多少钱,卖给我吧。令我始料不及。因为我第二天一早就要赶路,如果转让给他,我势必要下午顶着酷热的阳光,忍着院子里40摄氏度的高温,再画一幅。我向他说明了没有时间再画的情况,老先生只好遗憾作罢,向我道别,祝我旅途愉快。   慢慢地,随着不断地绘画实践,再加上自己用心琢磨,我的画技有所提高。在写生植物花卉的过程中,结识了不少植物学界、园艺界的专家,他们给了我许多专业上的指导与帮助,使我的植物花卉知识快速增长。   记得那是2015年5月7日晚,著名的生物绘画家、我国多套动植物邮票的设计师曾孝濂老师在中科院地理所作题为《生物绘画内容与形式的探讨》的讲座。我看到课前曾老师有点空,就拜访了他,介绍了我的经历和近一年画花卉的情况。他看了我的画后说:你的功夫下得深。还在我的绘画习作上题了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曾老师在讲课中阐述了生物绘画和一般绘画的区别。生物绘画受制于被画物种的客观规律,艺术绘画怎么表现都可以。生物绘画要写实,不能写意;要再现,不能表现;要写实客观,不能任意发挥;要把对大自然的热爱,凝结在所画的作品中。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在讲座中间,曾老师指着坐在前排的我,对现场200多位听众介绍说:“这位老先生在航空业干了40多年,近1年来学画花卉,用飞机制造的精神来画生物画,这种精神很了不得!”引得满场听众热烈鼓掌。我觉得,曾老师不仅是对我现在绘画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我研习植物花卉知识、画出更多更好作品的一种鞭策。   从那以后,我按曾老师“写实客观”的要求,加强了外出写生的频度和力度,基本上不去花时间搞临摹,把精力完全投放在对植物花卉的现场写生上。面对鲜活的作画对象,纸上的作品也慢慢地灵动了起来。另一方面,开始注意画作的系列化。如对某一科某一属的花卉,尽量多画不同的品种,以便产生某些实用资料参考价值。   回顾几年来走过的路程,我一直是在自学绘画的路上。我在航空部门工作了几十年,造了一辈子飞机。过去因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