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VIP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 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 史 试 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如西门豹渠、郑国渠等,主要是为了 ( ) A.防治洪涝灾害 B.运送军粮 C.加强中央集权 D.发展小农经济 2.据统计,从秦末到近代两千年间,中国有记载的较大自然灾害共有5150次。正因为灾害频发,古代统治者很早就意识到,政府的救灾能力事关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统治者重视救灾与下列哪一思想最为相关 ( ) A.墨子“兼爱”思想 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C.孟子“性善论” D.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3.《汉书》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武帝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加强君主的权力 C.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D.加强对中央官员的监督 4.西汉宣帝五凤四年,“耿寿昌请于边郡皆筑仓,谷贱时增价而籴,贵时减价而粜,名曰‘常平仓’”。下列史实与“常平仓”思想一致的是 ( ) A.汉武帝的盐铁官营政策 B.明清王朝的海禁政策 C.苏联农业集体化 .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调整法》 5.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 ( ) A.民族融合的作用 B.君主专制逐步加强 C.江南经济的发展 D.分裂中孕育的统一 6. 《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等级森严??? ?? B.中央集权?? C.皇权独尊????? D.文化专制 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8.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 “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9.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后中国人“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主要表现在 ( ) 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②引进机器创办近代工业 ③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④批判旧思想、旧文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 ②④ 10.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记载,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 ) A.李慈铭否定了外国人对圆明园的侵略行为 B.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C.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劫现场的第一手资料 D.该日记写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11.1903年2月,蒋百里在《民族主义论》中写到:“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下列史实与“制造派”有关的是 ( ) A.“开眼看世界” B.设立海军衙门 C.百日维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