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叶康卉编辑秦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编叶康卉编辑秦川

主编:叶康卉 编辑:秦川 在流火的七月,我们相聚在网络共同学习,在已经开展的半个多月的学习时间里,老师们都保持着一种孜孜不倦的求知欲,班级讨论非常活跃,老师们发表帖子说出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并且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自己的困惑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答;老师们也积极参与大家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学习到了一些东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各位老师们在接下来的培训中能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请还没有交作业的老师在本月内把作业完成并上交,请作业不合格的老师重新做完作业以后上交上来,以免影响你的学习成绩!请各位老师相互转告! 截至2011.7.14. 17:00止学习统计 以下老师登录学习较长: 程先智、程瑛、代永双、邓巧、刁维芳、杜学兰、冯中梅、付厚琴、傅世芬、郭纯书、姜治卫、李朝会、李开富、李庆丰、李羡林、廖世书、龙波、罗钰捷、王良琴、王清华、魏波、先泽荣、向桂容、游书羽、余相森、张煜、章华平、周国辉、周锡莲、陈孟珍 以下老师的学习时间为0分钟 曹晏平、邓汉杰、丁波、赖成容、雷昌连、兰田、李利梅、罗国健、罗良彬、马月乔、邱鼎银、谭茂秀、先振举、 谢家强、杨晓蓉、钟冬梅、周世惠、 浅议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创新 海潮镇学校??? 车春梅 创新教育是以人的创造欲为前提,启迪和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教育。创新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单元、不同课文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教法进行教学,就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创新精神的感染,逐步增强创造意识。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高素质人才。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创新氛围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基础。激发学生兴趣关键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用各种形式创设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并给学生提供思维的广阔空间,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并总结规律,大胆质疑问难,敢于提出假想,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刨根究底的欲望。这样,学生在探索中就会感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创新的意识。例如教学《雨点》时,为了给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广阔的空间,我借助录音、投影等创设课文情景,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想象。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说说:“春雨还会给大自然带来那些变化?”欢快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以及教师充满鼓励性的语言,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说“春雨飘在果园,点红了桃花”;有的说“春雨洒在树梢,染绿了柳芽”;有的说:“春雨落在田野,滋润了庄稼”;还有的说:“春雨降在池塘,唤醒了青蛙”……一切如开闸洪水奔涌而出:一系列美好的想法翩然而至。在美妙的想象中,学生不仅感受到春光的无限美好,还开通了创新思维的渠道,他们每一个回答无不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二)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我们都知道,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教学《荷花》一文时,为使学生准确理解“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我先用多媒体切换以下幻灯片: (1)色彩各异、千姿百态的一组荷花图片; (2)微风拂来一池荷花的样子,与此同时播放第四自然段的课文录音。 在仔细看、认真听后,学生已沉浸在美妙的想象中:我们都变成荷花,正在池中翩翩起舞呢!接着,我让学生在轻柔欢快的音乐中尽情地读,动情地演,使他们真切体验到:“难怪课文中说一池荷花是一幅活的画!”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想象:“小荷花们,你听到蜻蜓和小鱼在说什么悄悄话?”学生的发言中迸发出许多创新的火花,如蜻蜓准备“增肥”后去和荷花比美哩;小鱼悄悄地向荷花求婚呢;西施看到美若天仙的荷花后茶饭不思,一心钻研美容技巧去了……学生这些富有创新性的想法,无疑是得益于教师营造的良好教学氛围。 总之,在语文创新教育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能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潜能,使他们身心和心智全面发展,知识和能力同步提高,真正成为新时代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我选取的是作文教学案例,学生普遍习作干巴巴的,语言枯燥。鉴于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