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东坡在中国文史学上的地位
内容提要:苏东坡作为北宋文坛上的一位文学大家、一位多才多艺的全面手,少年得志,仕途沉浮一生,在跌宕起伏的人生沧桑里,不断思考人生,感受生命况味,不断去博爱人世万象,将文学生涯不断推向辉煌的境地。他,不只固守于文学体式的传统界限,凭借自己天才般的文学创造力,在文学的诸多领域全面突破:在诗歌方面,他“以文为诗”,将散文的笔触和深妙的哲理议论融会在诗歌里;在词体方面,他“以诗为词”,将词的题材从艳情的藩篱中引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凡可入诗的题材皆可入词;在散文方面,他的历史人物论文独辟蹊径,见解新奇,他的游记散文大气磅礴,空灵幽远,自然融入对历史、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尤其是他的随笔小品文,以小见大,探幽发微,留下了许多的珠玑之作。他虽然在文坛享受崇高的地位,但是他却从不要求别人学习自己的风格,而是鼓励弟子和后学按照各自的文学风格自由发展,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胸襟和气度,所以“苏门四学士”的文风各不相同,各个自成一家,所以北宋文坛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同时,他在思想上,集合了儒、道、释三家的思想,一方面,他积极入世,坚持自己的治世主张,既反对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也不苟同于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在两方势力的消长反复中,始终饱受排挤,他乐观旷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同时尽情放逐自己乐山知水的天性,走进大自然,走进百姓、遍交知己,重塑了一种鲜明的活的文化人格,所以后人亲切称他为“苏子”,归于圣贤之列,永久地供后世人景仰。[关键词]:文体革新家? 多才多艺的全能手? 不使人同己? 文化人格重塑?
??? 如果说中国的文学史是一座绵长的山脉,那么苏东坡就毫无疑义地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几座奇峰之一,他的文学造诣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虽然他在诗、词、散文、小品文单个领域的成就不是顶尖的,但是像他如此全面地涉猎文学的诸多领域,同时达到各领域大师级水平的,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宋代,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特殊的朝代。在政治军事上,积贫积弱,始终受到北方辽金等政权的威胁,但是经济和思想文化却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程朱理学趋于成熟,并逐步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文人获得极大的重视,进入仕途的机会大大增加,一大批寒士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所以,许多众多的文学大家本身就是各级官僚,官位甚至高至宰相,如文学大家王安石,就是当时的一品宰相,并以改革闻名史册。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苏轼出现在北宋文坛上的,并凭借自己天才的文学创造力,将北宋的诗、词、散文全面推向新的高峰,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奠定了自己在文坛上的崇高地位。凭借这种文坛地位,他广泛提携后学,一大批文学大家从他门下脱颖而出,如“苏门四学士”,这种提携不单是文学方面的,还有思想人格方面的。所以,苏轼在宋代文坛上的地位是崇高的、立体的、多层面的。下面我们分别阐述之--------先秦以降,由汉唐入宋,中国文学的主流体式一直是诗歌、散文,词一直到宋代才成为主流文学,因此,宋代的主流文学其实就是诗歌、散文、词。??? 苏轼出现前,宋代诗歌基本上纠缠于晚唐五代靡丽的诗风之中,虽然已经出现了像柳开、田锡这样的“复古”理论家,也出现了像王禹偁这样以“学杜”为宗旨的成就较高的诗家,甚至还出现了象欧阳修这样的名家,但是宋代诗歌还是以晚唐体和西昆体为主,尚未形成宋诗得以与唐诗相提并论的独立品格。苏轼的出现,使宋诗能于唐诗之后迅速别开生面,在宋诗独立品格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就这一点而言,他在宋代诗坛的地位实不亚于唐代的李白/杜甫,虽然苏轼的诗歌也接受李、杜和唐代其他唐代诗人的影响,但在开拓诗境和诗的表现手法方面却能与唐人争胜,开辟出宋诗的新园地,造就宋诗的新生命。赵翼《瓯北诗话》云:“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一面,成一代之大观。……(苏轼)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胸中书卷繁富,又足以供其左抽右旋,无不如意。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若哀梨,快若并剪,有并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这一评语,基本上道出了苏轼革新宋诗的贡献。?? “以文为诗”和“才学为诗”是苏轼革新宋诗的主要贡献。诗的散文化,本非诗歌创作的正道,可苏轼才力横绝,无施不可,竟成为他矜才使气、翻新出奇的手段,他形容吴道子作画的“雄放”风格,可移做苏轼诗歌的夫子自道。如《百步洪》其一: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有如兔走鹰雀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绕绕师所呵。??? 此诗具“笔所未到气已吞”的气势,为才气横溢之作,诗中一连串想象丰富的比喻,亦称“博喻”,尤为人称道。这是散文化的典型表现。钱钟书《宋诗选注》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