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VIP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春秋末期,范蠡弃官从商,因在陶邑经商被称为“陶朱公”。当时的陶邑,已成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著名经济都会。上述材料可说明(  ) A.当时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 B.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商业中心形成 C.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D.当时商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根据题干中陶邑“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分析,说明该地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故本题应选B项。 答案: B 2.《史记》记载:“(战国)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琵、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材料最能说明战国时临淄(  ) A.是当时的商业都市 B.城市居民全员参与休闲娱乐 C.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解析: 题干中“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琵、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的描述体现出了临淄商业的繁荣,故A项正确;城市居民全员参与休闲娱乐的说法有所夸大历史史实,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政府的政策,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区域间的长途贩运,故D项错误。 答案: A 3.(2016·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市罢,遂不得履”。材料中的“市”(  ) A.体现了草市的特点 B.主要商品是农产品 C.与坊的界限被打破 D.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解析: 题中材料的最有效信息是“郑人”和“乃反,市罢”。草市到南北朝才出现,而且在农村,材料中有郑国就可看出是春秋时期,故A项错误;市场中主要的商品不应当是农产品,应当主要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手工业产品,故B项错误;到宋朝时,市与坊的界限才被打破,故C项错误;宋以前,市场都要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故D项正确。 答案: D 4.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解析: 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通晓”“不觉抵暮”等可以判定夜市和瓦子的经营已经没有时间限定,材料没有讲市和瓦子的分布范围,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瓦子经营者的问题,排除C项;坊是居民区,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答案选A项。 答案: A 5.(2016·福建福州格致中学期中)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表明(  )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B.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D.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解析: 根据材料“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意思是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往南方,而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运到北方,说明了当时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D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在材料中找不到依据。 答案: D 6.作为农耕文明政权与文化集结地和辐射中心的都城,承载着深邃的历史底蕴,而从西汉、唐和北宋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城市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突出反映了(  ) A.工商皆本的主流思想 B.学术文化的活跃 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 西汉、唐、北宋等朝代的长安、东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商业中心。 答案: D 7.(2016·北京市海淀区统考)乾隆年间,“闽省客商赴浙江湖州一带买丝,用银三四十万至四五十万不等;至于广(今广东地区,下同)商买丝银两动至百万,少亦不下八九十万两;此外苏杭……商人贩入广省尚不知凡几”。这表明(  ) ①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②广东商人比福建商人资金雄厚 ③苏杭是丝织品的主要产地 ④广东商人生意兴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材料“闽省客商赴浙江湖州一带买丝,用银三四十万至四五十万不等;至于广(今广东地区,下同)商买丝银两动至百万,少亦不下八九十万两;此外苏杭……商人贩入广省尚不知凡几”反映了清朝前期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广东商人比福建商人资金雄厚,苏杭是丝织品的主要产地。广东商人生意兴隆,结合所学知识,应选D项。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都繁会图》生动地描绘了明永乐年间南京秦淮河两岸的盛况。画卷中街市纵横,店铺林立,车马行人摩肩接踵,标牌广告林林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