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的历史意识.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心雕龙》的历史意识.doc

《文心雕龙》的历史意识   摘 要:《文心雕龙》处处体现了刘勰的历史观,齐梁时期的文章著作往往只看到现象,追求外在的形式,没有以追本溯源的方法创作,刘勰的《文心雕龙》将创作理念放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中,从根本上探索写作规律,理清各类文体的起源和流变,为后世创作提供了范例。   关键词:《文心雕龙》 刘勰 历史观   一、《宗经》篇反映的历史意识 《文心雕龙》成书于齐梁时代,豪门贵族过着奢靡腐化的生活,影响了当时的文学作品。这种浮靡的文风把创作引入歧途。为反对讹滥的文风,针砭时弊,刘勰认为要从理论上加以挽救。挽救文风流弊的方法首先要“博通经纶”。   《宗经》为“总论”第三篇,所谓宗经,就是通过经书来明道、还原历史真相。刘勰用孔子“韦编三绝”这一典故,传达了圣人探索学问的必要性,孔子尚且如此,遑论当代之人呢?继而从历史这一维度谈文章写作需要有全局意识:“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其中,事信、义直、风清就是通过历史的态度起到微言大义、讽刺教化的作用。显然,就文学谈文学只能于局部或者表面对文学的流变或发展进行归纳概括,并不能从根本上全面地概括某个时期文化的发展情况。而学习经典就能很好地纠正流弊,将文学的发展导入正途,因此刘勰赞美经书中的文章“根底深,枝叶峻茂”,暗示当代作家要树立学习经典、遵循前代圣贤遗迹的自觉。   刘勰认为后代的文论家言辞艳丽、语言浮夸,批评严马之诗“属辞无方”;宋玉之赋“始实淫丽”;班固、傅毅之颂“褒过而成为谬体”,那么当务之急就是要“正本清源”“正末归本”,而如何将这些“末流”拽回到“恰当的道路”上,就需要当代学者向各种言论、文章的始祖――经书看齐,主动抛去浮艳繁冗的文采,运用感情深厚而体制精练的语言,以保证文学最初的特质。   “原始以要终”重在溯源,刘勰强调要用历史的观照来进行文学创作。《宗经》提出“经”为“群言之祖”,那么每一次重建后世文学就必须以古老的经典为准,刘勰的历史意识对当代文学的文学批评史观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序志》中“观澜而索源”阐明的历史方法 《序志》诗全书的总序,排在书的末尾,刘勰在篇章中讲出写作本书的三个目的:一是希望对后世之学起到榜样引领作用;二是说明文章的功用,挽救当时文坛流弊;三是不满于魏晋以来的著作,这些著作不能做全面的论述,缺乏追本溯源的考察,因此刘勰写这本书来对写作的各个方面做全面且系统的论述,通过此法为今后的文学发展指明一条正确之路。   刘勰认为在兼顾文章文采外,还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辨析作品,提出文章要因时变化,经典记载了以往的历史真相,所以要学习从《诗经》到《离骚》的变化。每类文体都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亡,每一阶段的文学势必会在发生发展的过程初期保留着前一时代的特点,并且,每一种的文学体式也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必然会转化为传统的一部分而对后世文学产生影响。同时,在评述当代研究状态的过程中指出“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要深刻地认识到文章的源流、学习的对象以及文体的变迁,这就是刘勰为什么直言不讳地批评曹丕《典论?论文》密而不周、曹植《与杨祖德书》辩而无当了,因为无论是二曹的论文还是其他文人的创作,如挚虞《文章流别论》、李充《翰林论》,他们都各自看到一角,只看到现象,未能窥其全貌,这样的批评方法从本质上就存在了缺陷,不能从枝叶追寻到根本,也没有从观察波澜去找到源头的创作,不吸取前贤的教训,对当代文学进行盲目的研究,这样对后学没有丝毫的益处。因此在《序志》篇,刘勰就其写作目的做了介绍:“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辩乎骚……”旨在强调做学问需要有宏观的、历史的认识,要从源头上学习圣人经典,述先哲之诰,脱离了历史观的文章或批评著作,都是泛泛空谈,缺乏厚重感。因此,规避这种流弊的最好方法就是使当代作家承认经典这个源头,并构建以经典为中心的文学写作与欣赏模式。   《文心雕龙》的写作,从根本上探索道,在师法上效仿圣人,在体制上探源经书,推求各种文体的来源,叙述它的流变,解释各类文体的名称。站在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文学文体。   三、《明诗》篇“阅时取证”体现的历史认识 《明诗》篇是文体论的第一篇,刘勰开篇列出诗的定义,提出“诗言志”且“持人性情”,从古代经典《尚书》《诗经》《礼记》《离骚》等说起,经历了“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感物吟志,莫非自然”直到“春秋观志,讽诵旧章”“秦皇灭典,亦造仙诗”,对古代诗歌的起源做了详尽的概述。对历史的传承,刘勰用“阅时取证”四个字简而易见地概括,历经时日的经典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原因在于其经得住时代的考验,可以随时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诗经》之所以被学习和仿效,就在于历经各朝各代,证明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