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柔情都深重.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般柔情都深重.doc

万般柔情都深重   女儿家是水做的,因此她总有万般柔情。   在张晓风出版的散文集《星星都已经到齐了》一书中,我深深地为四个字所着迷:鸟静花喧。只这四字,于我眼前仿佛立即展开一幅国画花鸟图,中国传统文化中温婉典雅、含而不露的审美意境就这么徐徐地延伸开来,缓缓地,无声无息地一直抵达到我的灵魂深处,千言万语都不必再说。   万般柔情都深重。   读张晓风的散文,我时常会想起台湾另外两位著名的女性作家:琼瑶和龙应台。琼瑶的文学成就主要集中在通俗文学领域,她笔下那些悲情的男女主人公影响了内地整整一代人的审美观和爱情观。琼瑶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深厚,单从她的笔名“琼瑶”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就可窥见一斑。而经她的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无论从演员的容貌筛选,还是从剧本中男女主人公的姓名,甚至在台词创作上,都烙印着鲜明的古典诗词风貌。琼瑶笔下的女儿家或古典含蓄,或?赝袢崦溃?或敢爱敢恨,或纵情肆意,但她们又都是那样情意绵绵,无怨无悔。这种女子是飘远的,她们只能存在于古典的世界里,是诗人和词人想象出来的女儿们的千娇百媚。这种美虽不真实,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即使在中国古代社会,女人也并不都是诗人们笔下的这般情态),但它足以构建出一个朦胧悠远、可望不可及的审美世界,令人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龙应台则是与琼瑶有着截然相反的文学气质的女性作家。前不久重读龙应台的“人生三书”系列,虽然是写给儿子以及有关亲情的随笔文章,但其文笔的犀利和理智在三本书中锋芒毕露,时时闪跳着智慧与思考的理性之光。许是母亲的影响使然,龙应台的儿子安德烈在与她的书信往来里,母子间的对话充满了对世界各种问题的理性思索与探讨,俨然是一对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新型母子关系模式。与琼瑶相比,龙应台身上的中国古典文化气质似乎不那么浓烈,似乎更“西式”,更“现代”,但她骨子里那挥不去的乡情,诉不尽的亲情,藏于内的柔情却依旧是中式的,古典的。   那么,张晓风呢?   若把琼瑶书中的古典气质比作浓得化不开的花团锦簇,万紫千红都开遍的话,龙应台文字里的古典气质就剩下一个烙印印在书里的角角落落,无论你留心或是不留心,那烙印就深深地刻在作者的灵魂深处,于不经意间才会被人发现。张晓风是介于琼瑶与龙应台之间的。张晓风的文字仿若国画里的花鸟画,亦动亦静,似动还静,细细品其文字,有一种欲语还休的绵延未尽之感。读她《秋千上的女子》一文,开头便是“我在备课”,于是文中引了很多为了备课而参阅的有关“秋千”的古诗词,此外,张晓风还旁征博引,埋首到古典文献中,翻找出秋千的发源地和它的流传故事。如此看来,这篇文章该是一篇多么有理有据、详述得当的散文作品啊!似乎是的,似乎又不是。掩卷而思,秋千倒是被我这个读书的人忘记了,而“秋千上的女子”却不知怎的,活现于我眼前来了。   我只觉得眼前活跳出一个青春正当时的少女,于春意盈盈、时光潜行中,一派天真烂漫之态。园中春色渐浓,花鸟争喧,少女无忧无虑,成长的沉重尚未浸洗过她,社会的禁锢还不曾绑缚于她,这秋千上的花容月貌美得如此短暂,却如此惊心动魄,纵使只有笑声传出园外,也足以让人“多情却被无情恼”了。   文学的审美意境,也恰在于此。   好的文学作品,便是能让人忘记一切头头是道的说理,剩下的,只是那意犹未尽的对美的想象。   张晓风的感情是热烈的,浪漫的,但她下笔时是理性的,有节制的。在回忆父亲的《尘缘》一文中,张晓风娓娓诉说着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平静如水,淡淡的,如同闲话家常一般,却使我在其文章结尾处,读到“而我的父亲呢?父亲也被归回到什么地方去了吗?那曾经剑眉星目的英飒男子,如今安在?我所挽留不住的,只能任由永恒取回。而我,我是那因为一度拥有贝壳而聆听了整个海潮音的小孩”时潸然落泪。瞧,她就这么无声无息的,让我流下了眼泪。   席慕容为《星星都已经到齐了》一书作序,题目是《相见不恨晚》,很是贴切。其实,我认识张晓风的文字是很晚的事了。以前总爱读那些偏理性的文章,欣赏作家们在文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万丈,读得多了久了之后却是什么观点都没记住,什么论述都抛在了脑后,接触到张晓风的散文,倒是被她这种在节制中不乏热情,藏浪漫于理性背后的文风所喜欢和钟爱。即使豪情万丈起来,她亦是柔柔的,缓缓的,如写戈壁之行的《戈壁行脚》,将所有的自由无拘,所有的豪迈纵情最后都化作一段文字,轻轻地写在心上:   我睡去,在不知名的大漠上,在不知名的朋友为我们搭成的蒙古包里。在一日急驰,累得倒地即可睡去的时刻。我睡去,无异于一只羊,一匹马,一头骆驼,一株草。   我睡去,没有角色,没有头衔,没有爱憎,只是某种简单的沙漠生物,一时尚未命名,我沉沉睡去。   睡去,除了沉沉睡去,如沙漠里任何生物一样沉沉睡去,还有什么能描述出人在造物主面前的卑微和渺小呢?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