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祖日记中的章太炎.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希祖日记中的章太炎.doc

朱希祖日记中的章太炎   在章太炎众多弟子中,普通读者最为熟悉的自然是鲁迅,然后大概是周作人、钱玄同和黄侃。其实,如果说到纯粹学术上的传承,则章太炎最为看重的是黄侃。相对于这几位同门,朱希祖则较少为人所知,虽然他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史学家,是中国史学会的发起者。章氏有所谓“五大天王”的戏谑之语,后又封西王朱希祖。虽为玩笑,即天王黄侃、东王汪东、北王吴承仕、翼王钱玄同,却反映出他心目中对其弟子的看法。而朱希祖本人,对于这“四大”或“五大”天王的说法也很看重,在其日记中专门有记载并评价说:“黄、钱、汪皆传师之文字学,吴传经学,称为‘四子’较是。……余则独治史学,非传自师,应不在‘四子’之列。余之治文字学、经学,皆以史学治之,与师法皆异,其不列入‘四子’甚是。”(见其1939年12月7日日记)。章太炎在其《自撰年谱》中虽未用“四大天王”的说法,却从学术上对朱希祖给予特别肯定:“弟子成就者,蓟黄侃季刚,归安钱夏季中,海盐朱希祖逖先。季刚、季中皆明小学,季刚尤善音韵文辞。逖先博览,能知条理。其他修士甚众,不备书也。”当章氏撰此年谱之时,汪东已入章门,但章太炎并未将其列入,而吴承仕入门更晚,自然也属于“不备书”之列。众多弟子中章氏仅仅评说了三个人,而朱希祖就名列其中,无怪乎他在此日日记中发出“余对先师终有知己之感”这样的感叹了。   也因此,朱希祖日记中有很多对章太炎言行的记录和评价。中华书局所出版之《朱希祖日记》(上中下三册)始于1906年,也是在这一年,日记中开始出现与章太炎有关的信息。这年12月2日,有“至神田锦辉馆观章炳麟及孙文演说”一句。文字虽然简略,却很有意味,首先对其演说不是用“听”而是“观”,有既听演讲又要看人之意,与当今之追“星”类似。其次将章太炎置于孙中山之前,其顺序排列当看出他们二人在中国留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由于缺少1907年的日记,有关朱希祖与章太炎进一步交往信息出现在朱希祖1908年日记中。该年三月朱希祖听章太炎、刘师培等讲演,并记下自己听后的想法。而到这一年的4月4日,已经有“下午,至清风亭请章先生讲《段注说文》”的文字,而且朱希祖在听后也开始按照章太炎的观点“立古音二十二部表目录”了。此后数日,朱希祖再次“至帝国教育会听章太炎讲《说文序》”。这并不是指当年在东京与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七人一起听章太炎讲课一事,那要等到这一年的7月11日。不过,由此开始朱希祖与章太炎长达数十年的师生关系,应该是确定无疑了。   现存朱希祖日记中,有关章太炎的记录很多,其中较重要者有1913年朱希祖与鲁迅、许寿裳等提议注音字母一事,当年1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集国语读音统一会,朱希祖奉派出席。会议代表们审核音素、采定字母时众说纷纭,久争不决。朱希祖主张以章太炎所定的采古文纂籀经省之形为字母;既采其形,复符本音;凡声母四十二,韵母十二,介母三,名为“注音字母”。代表们讲过激烈讨论,最终决议通过。朱希祖遂名动京师,北京大学马上聘为预科教员,并兼清史馆编纂。朱希祖对此极为自得,在日记中写下“从此简字不能通行于中国,希祖与有微力也”之自我表扬之句。此时章太炎正在东北任袁世凯政府东三省筹边使,闻之此事也极为高兴,给朱希祖写信大加称赞,自然也被朱希祖纳入日记之中:“闻以读音统一会事入京,果为吾道张目,不胜欣?S。”   1936年6月,章太炎去世,此事自然对朱希祖刺激甚大,在其日记中也多有文字记叙,从中不难看出朱希祖的悲痛以及与章太炎的深厚师生之情。当时朱希祖正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而章太炎住在苏州,所以朱希祖常去看望章氏并在章氏所办之国学讲习会讲课。该年6月5日晚,朱希祖到苏州,“至章宅适太炎师病,造卧室问安,即睡”。一个“适”字,说明朱希祖事先并未获知章氏患病,而次日朱希祖按计划讲课并和“师母汤夫人”等一起外出游览,也说明章氏病情并不严重。事实上,朱希祖6月7日再次冒雨外出游览太湖,并且是和六十位国学讲习会学员一起同游,晚上又和章氏一起吃饭,也说明章氏病情不重,或者并未引起重视。但等到6月9日朱希祖离开苏州之前与章氏闲谈时,则已注意到“先生面色瘦削而惨白,病容颇深,……午后二时,辞先生回京,先生因病倚沙发而坐,临行先生尚起立而送”。显然,章太炎的病情正在加重,但既然还可以“起立而送”,朱希祖也就无论如何不会想到,仅仅四天之后就收到章太炎去世的消息吧。6月14日这一天,朱希祖上午先是到内政部开会,下午四时散会后又去参观文物展览。“六时回寓,接苏州章宅来电,报告吾师太炎先生于十三日上午八时逝世”。朱希祖的震惊和悲痛可以想见:“呜呼!相违五日,竟尔永诀,悲哉!”不过朱希祖虽然悲痛至深,并未影响其学术研究,当日晚他依然继续“抄《西魏赐姓考》”,为撰写反驳陈寅恪有关李唐统治集团可能有胡人血统之说的论文作准备。有关这方面具体情况,笔者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