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BB024013《电路原理B》教学大纲.doc.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BB024013《电路原理B》教学大纲.doc

《电路原理B》教学大纲 circuitous philosophy B 学时:72学时 学分4 理论学时:63学时 实验:9学时 适用专业:电子 课程代码:BB024013 大纲执笔人:李有安 大纲审定人:赵法起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讨论线性、集总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分析电路的思维与计算能力,以便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该课程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学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和普通物理等各门课程之后开设。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习题讨论课,实验(包括上机实验),习题,答疑,质疑,期中测验和期末考试,通过上述教学步骤,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线性、集总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并能正确地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使学生以电路的两类约束为主线,重点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解题的基本思路,重在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要求授课教师在深刻理解电路分析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前后课程的衔接及本学科的发展,不断补充新知识,对于本专业后续专业课程所需的电路基础必须讲深讲透。由于本课程的特点,题目类型比较多、变化大,尤其是电路概念的建立比较难,但是电路原理中概念的建立非常重要,要使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电路的基本概念,必须通过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方可,这也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形式之一,但要引导学生注意不能为解题而解题,重在理解,解过一道题目后要善于反思和总结,要知道通过解该题目使自己应该掌握什么概念,应用了那一些定理或定律,只有正确理解他们的含义,才能达到运用自如举一反三的目的。 3.课程教学改革 总体设想:为解决授课学时少授课内容多的矛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较好的完成授课任务,必须做到重点突出、精讲多练,尽量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等,在增加信息量的前提下保证教学质量。 二、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8学时)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电路的组成、电路模型。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流的参考方向、电压的参考方向。 1.3 电功率和能量 元件吸收的电能、元件的电功率。 1.4 电路元件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电压源和电流源、受控源。 1.4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概念,线性与非线性的概念。 2.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 3.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及功率的计算。 4..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1.时变与非时变的概念。 难点:参考方向,受控源,功率计算。 建议教学方法:结合实际和实例进行教学,通过做题来理解概念。 思考题:1.说明电路模型与实际电路区别与联系。 2.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3.写出各元件的全部约束方程。 4.电路有哪两类约束?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4学时) 2.1引言 2.2电路的等效变换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Y形连接和△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3输入电阻 输入电阻的计算、含受控源电路的输入电阻的计算。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 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1. 三角形与星形互换。 难点:三角形与星形互换、含有受控源的一端口电路的输入电阻的求解。 建议教学方法:思路要清晰,讲清概念。三角形与星形互换注意与外电路相连的三个端子。输入电阻的求解要突出定义和方法的总结。 思考题:1.电路等效变换的条件是什么? 2.输入电阻是怎样定义的。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6学时) 3.1电路的图 电路的有关概念、电路的有、无向图。 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KCL的独立方程数、 KVL的独立方程数。 3.3电路求解方法 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结电电压法。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节点电压法和支路电流法。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难点:独立方程数、回路电流法。 建议教学方法:从KCL和KVL及支路电流法入手,注意讲解各种解题方法及其区别与联系。 思考题:1.怎样确定K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