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etworkDesignandAnalysis-----WangWenjieCongestionControl
本部分要解决的问题(1) 建造更高速的网络的目的:支持更多的通信量,更多的端系统和端系统上应用的更高速率 但是端系统中的协议与网络及路由器中通信量管理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高速网络利用率极低。 问题关键是:端到端传输协议(如TCP)所使用的通信量控制机制 TCP是一端到端协议,它将中间的网络看作一个黑箱 TCP没有直接确定网络情况的手段,只能通过与其他端系统交互的基础上推断网络的情况 目的端接收到数据后,向发送端返回确认;每个确认都带有一个标识,说明目的端还准备接收多少数据。 这一机制的目的是使得目的端可以控制源端的数据流量以避免过载(该机制也可用于网络拥塞控制) 本部分要解决的问题(2) 拥塞控制的重要性随网络速率的增加而迅速增加 TCP源端所得到的对任意传输的反馈都延迟从源端到目的端的一个往返时间。传输速率越高,源端在收到反馈前发送的数据量越大。如果出现拥塞,则在源端得知拥塞前,已经发送的大量数据使得网络的拥塞更加严重。 高速网络的通信量尖峰可能很大(特别是自相似性的通信量)。因此拥塞可能出现的很快,并持续一段时间,以致于在源端做出反应之前网络已经丢弃了很多的数据 要使高速网络具有较好的性能,端系统必须调节其数据流以便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但又不使系统过载,因而可防止过载造成的网络拥塞和吞吐量剧降。 主要内容 数据网络和互联网中的拥塞控制 链路级流量和差错控制 TCP通信量控制 数据网络和互联网中的拥塞控制 流量控制:调节源端和目的端之间速度匹配的一种机制,使得目的端能够和源端发送一样快地接收信息 拥塞控制:子网中数据包管理以避免拥塞的一种机制,保证网络的发送者能够将分组提交给接收者。 拥塞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当网络传输的分组数量开始接近网络的分组处理能力时,拥塞就可能会发生。 拥塞控制的目标: 将网络中传输的分组数量维持在某个水平之下,超过这个水平网络的性能就会集聚下降 或者增大网络的某些可用资源 或者减小一些用户对某些资源的需求 Ideal Performance 无限的缓存,没有分组传输或拥塞控制的额外开销 网络的Throughput随着负载的增加而增加,直到供给负载等于网络全部的容量。 分组的时延随着负载的增加而增加。 Power = throughput /delay, 它是表示 throughput之间 delay平衡的一个参数:高的throughput会导致高的时延 对于典型的网络,达到更高吞吐量的网络配置和拥塞控制的方法,也将导致更高的时延,而Power是一个简洁的度量,可用来比较不同的方法 Ideal Network Utilization Practical Performance 有限的缓存,分组处理也需要额外的开销 没有拥塞控制,增加负载最终会导致中等程度的拥塞: throughput 增长速率慢于负载增长。 继续增加负载会导致分组时延增加,直到 throughput最终降为0。 What’s Really Happening? Knee – point after which Throughput increases very slow Delay increases fast Cliff – point after which Throughput starts to decrease very fast to zero (congestion collapse) Delay approaches infinity 数据网络和互联网中的拥塞控制(2) 从结果上看,结点使用的是统计时分复用 如果分组到达太快以至于结点来不及处理它们,或者分组到达的缓存的速率比离开的速率快,那么达到的分组最终将会没有存储空间可放 当达到饱和点时,有两种策略选择: 如果没有可用的缓存,就直接丢弃掉新到的分组 对相邻的结点实施通信流量控制措施, 这可能导致拥塞在网络中的传播 Jackson’s Theorem - Application in Packet Switched Networks Congestion Control vs. Congestion Avoidance Congestion control goal Stay left of cliff Congestion avoidance goal Stay left of knee 常用的拥塞控制机制(1) 常用的拥塞控制机制(2) 反压(Backpressure) Request from destination to source to reduce rate Useful only on a logical connection basis Requires hop-by-hop flow control mechanism 用于X.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GBT11022-2011《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ppt.ppt
- GTIN条码印制规则-GS1Taiwan.ppt
- IEL使用说明.ppt
- IEEEIETElectronicLibrary.ppt
- image14562015-05-07-14-08-53.ppt.ppt
- IGMP协议与实现IGMP协议的作用.ppt
- HongKongTravel2008AccommodationRamadaHongKongHotel.doc
- InnoCentiveucmscentive201209272302498e1d.ppt.ppt
- IEEE802与TCPIP体系结构-网络技术精品课程-首页.ppt
- INMARSAT-B.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