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危险化学品分类危害事故处理题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化学物中毒的特点: 迟发性 复杂性 紧迫性 差异性 突发性 ???化学事故的报警 当发生突发性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时,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除了积极组织自救外,必须及时将事故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报警的及时与正确是能否及时实施应急救援的关键。 ------事故时间、地点及单位; ------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 ------事故性质(外溢、爆炸、火灾); ------危险程度及有无人员伤亡; ------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报警系统? 一戴二隔三救出 做好防护 阻断毒物继续侵入人体 a.气体引起的中毒 现场环境中若含有高浓度硫化氢、氰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毒物,或任何原因致空气中氧浓度低于14% (尤其是低于1O%)时,接触者可立即意识丧失,甚至电击式死亡。 现场抢救 1.作好自身防护; a.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氧面具, b. 紧急情况下可用湿毛巾掩口鼻进入, c.系好安全带等。 2.根据现场条件采取紧急措施并必须迅速将救出现场 a. 如立即向内送风;患者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氧面具 b.转移至上风向安全地带,条件允许,切断有害因素来源 c. 必要的处理 解开患者的衣领、放松裤带 保持呼吸道畅通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救出现场后对患者的紧急处理 ①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 ②吸氧; ③注意保暖; ④保持呼吸道通畅; ⑤检查头有无外伤,持别应注意有无骨折; ⑦安静休息; ⑧加强观察;(体力活动或精神紧张可诱发肺水肿,潜伏期长,迟发性肺水肿。) b.具刺激性、腐蚀性或易于经皮肤吸 收的化学物污染后的处理 1.脱 2.冲 一般不强调使用中和剂 冲洗时间一般为30分钟 头面部受污染时,要首先注意冲洗眼睛 眼化学灼伤 冲 浸洗 隔 避免水直接冲洗眼球 眼化学灼伤 眼化学灼伤 眼化学灼伤 c.口服中毒者的急救 催吐 导泻 洗胃 灌肠 清除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 神志清楚且能合作:方法是使用手指,按压舌根,并碰触扁桃体,使机体产生反射,并发生呕吐反应。 注意:.腐蚀性毒物,禁忌催吐 催吐 催吐禁忌 ⑴服强酸强碱中毒者 ⑵已发生昏迷、抽搐、惊厥者 ⑶患有严重心脏病,食道静脉曲张和溃疡者 ⑷孕妇应慎用 洗 胃 时间:服毒后6h内有效。 量:每次200-250ml,总量至少2-5L,甚至6-8L 洗胃液种类:清水洗胃。 注意: 1.腐蚀性毒物,插胃管可能引起穿孔,属禁忌。 2.惊厥患者插管可能诱发惊厥。 3.昏迷患者插管易至吸入性肺炎,应慎重。 4.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也不宜洗胃。 导 泻 注意 : 镁离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肾功能不全、呼吸抑制、昏迷患者及磷化锌和有机磷中毒晚期患者都不宜使用。 经口进入的毒物可能经胃而进入小肠和大肠,特别是服毒时间超过8小时,或者服毒时间虽短但催吐和洗胃不彻底的患者要进行导泻,使进入肠道的毒物迅速排出,避免和减少在肠内吸收。导泻的方法硫酸镁或硫酸钠(15-30)克,加水一杯(约200毫升)口服。 灌 肠 适于口服中毒,超过6h以上,导泻无效者以及抑制肠蠕动的毒物(如阿片类、颠茄类)。 高位连续多次灌肠。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 注射特效抗毒剂 检伤分类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灾害现场的检伤分类分为四个等级——轻伤、中度伤、重伤与死亡,统一使用不同的颜色加以标识,必须遵循下列的救治顺序:   (1)第一优先 重伤员(红色标识)   (2)其次优先 中度伤员(黄色标识)   (3)延期处理 轻伤员(绿色或者蓝色标识)   (4)最后处理 死亡遗体(黑色标识) 生物富集。生物富集与食物链相联系,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如自然界中有害的化学物质(汞)被水生植物或浮游生物吸收,虽然浓度很低,但以吃草为生的食草鱼吃了这种草(吃浮游生物为生的小鱼吃了这种浮游生物)后,这种有害物质很难排出体外,便逐渐在食草鱼(小鱼)体内积累。而大鱼以吃小鱼和食草鱼为生,于是有害的化学物质便会在大鱼体内进一步积累。这样食物链对有害的化学物质有累积和放大的效应,食物链的最顶端往往是人。 * 因此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