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石油地质学-1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油地质学-1课件.ppt

天然气的成分和性质 天然气:广义讲自然界所有天然形成的气体均可以称天然气。狭义的天然气是气态烃和非烃气。 天然气的化学成分 气态烃以甲烷为主,非烃气以N2 、CO、 CO2、 H2S、 H2,Ar、He气。 天然气类型 1 气藏气; 2 气顶气;3 溶解气;4 凝析气;5 固态气体水合物。 1 气藏气:不与石油伴生,单独聚集成藏,为纯天然气气藏。甲烷占气藏气体成分的95%以上。 2 气顶气:与石油共生,位于油气藏的顶部,重烃气含量可达百分之几或几十,仅次于甲烷,属于湿气。 3 溶解气:溶于水或石油的天然气,常溶于饱和或过饱和的油藏中,重烃气高达40%。 4 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可逆裂解)为气体,称为凝析气,一旦采出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降低而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一般分布在地下3000-4000米深处。 5 固态气体化合物:在海洋底特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甲烷气体分子天然地被封闭在水分子的扩大晶格中,形成固态气体化合物,成为“天然气冰”,或“天然气水合物”。最早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北极永久冻土带发现气体水合物气田“麦索亚卡气田”。1980年美国在墨西哥湾发现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岩芯。 天然气的物理性质 天然气溶于石油和水。 天然气的热值很高 热值:每立方米天然气燃烧时发出的热量,单位:大卡/立方米。 天然气的热值一般8000~20000大卡/立方米, 而石油为10000大卡/千克,煤仅为4000大卡/千克。 可见,天然气的热值最高,燃烧最充分,效率最大,污染最小。 油田的露头 Oil Spring Oil Lake 沥青 石油地质学 侯贵廷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 教学大纲 前言 第一部分 石油地质学基础 第一章 石油天然气成分 第二章 石油天然气的成因 第三章 储层和盖层 第四章 油气的运移 第五章 圈闭与成藏 第六章 油气田类型和世界盆地油气分布规律 第七章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第八章 石油安全 第二部分 石油地质的进展及其实例 第九章 火山岩油气地质 第十章 海相油气地质 教学参考书 柳广弟,2010,石油地质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王尚文,1983,中国石油地质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中国石油地质志编委会,中国石油地质志,1~16卷,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授课和考试方式 授课:以课堂讲授为主,兼有外请的讲座。拟请中石油海外中心的潘校华教授级高工等。 考试:写一篇石油地质学新进展方面的读书报告,3000字左右,要求有图表,实例,参考文献。 教务要求必须要纸版的!!! 读书报告选题题库 1、深盆气的成藏机理 2、煤层气的成藏机理 3、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机理 4、火山岩油气藏的成藏机理 5、连续型油气藏的特点 6、页岩气的成藏机理 7、造山后伸展型裂谷的形成机制和含油气特点 8、走滑相关的裂谷盆地的形成机制和含油气特点 要求运用在石油地质学中学到的盆地构造、生储盖圈闭特征、油气运移和富集的条件等方面分析某地区油气富集的规律及其成因机制。 第一讲 绪 论 一、油气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石油——工业的血液! 全球最主要能源: 70年代:美国油气占一次性能源消耗的70%以上; 中国:现今能源消耗中,油气不到30%,其中气占的比例更少(煤占70%以上) 润滑油料 化工原料---其重要用途: 染料、农药等 化肥 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 二、石油工业的历史 国外: 1859年,美国宾州Drake E.L. 世界上第一口井,只有21.69m 1925年:美国年生产1.2万m3的石油,全球最大 1917年,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油田的发现,成为二战期间生产石油最多的油田,对同盟国胜利产生了这样影响。 直到1960年,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全球50%以上) 60年代:分水岭---生产严重过剩,OPEC诞生;石油生产中心转移至中东、西伯利亚 70年代:国际上一些超大型油田的发现:英国北海;美国墨西哥湾 石油工业的曙光 世界第一口工业油井 1859年 150年前 国内: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开发利用石油有2000多年了: 东汉(32-92)班固著“汉书”中记载:“高奴(今延长县)有洧(音同伟)水可燃”; 9世纪唐朝《北史·西域记》中记载“(龟兹国)西北大山中,有如膏者流出成川。行数里入地,状如醍醐,甚臭”。新疆库车一带远在1000多年前就发现了如奶酪一样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