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制造2

中国制造在国际中的地位如何? 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就产品产值而言,中国是世界第四大工业基地,排在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据国内经济研究权威机构长城经济技术研究所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家电、医药、电子等10个制造行业的8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种种迹象似乎都预示着中国将以较快的速度成为全球新的制造业中心,跻身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强国,被称为“世界工厂”。 一组直观的数据: 198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约占全球总值的1.5%,仅为发展中国家巴西的一半; 199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巴西,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约占全球比重的2.7%,全球排名第8位; 200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全球占比达到7.0%; 2004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份额上升到10%,取代德国进入三甲; 2007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占比已升至14%,在全球制造业排行榜上与日本并列第二。据美国研究机构环球透视预测,2015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将超越美国。 由此可见,“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化浪潮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世界每一个国家的民众的生活和工作都被打上深刻的“中国烙印”。 全球价值链治理关系让我们看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非对称交易关系的事实。在新经济体系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合作和分工专业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发达国家将生产制造这一功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中国以低廉的土地、劳动力资源承接了全球价值链转移当中的生产制造环节,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但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加强研发、市场开发和制定品牌来达到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制造”与购买者之间的非对等关系。事实表明,目前我国企业在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较低的分工地位。 过去20年,由于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快速增长,为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城市新增劳动人口就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外贸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01年,中国的外贸总额为5 097亿美元,外汇储备2 122亿美元;同年日本外贸总额为7 563亿美元,外汇储备4 015亿美元。到了2006年,中国外贸总额为17 607亿美元,外汇储备达到了10 663亿美元;而同年日本外贸总额为12 266亿美元,外汇储备为9 600亿美元。1978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为206亿美元,处于全球第三十二位;到了2006年已跃居全球第三位,超过了“贸易立国”的日本。 根据2007年欧盟公布的数据显示,欧盟2006年从中国的进口额达1 915亿欧元,从美国的进口额为1 762亿欧元。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公布的数据,中国在2006年成为美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价值达2 880亿美元,占美国消费品进口的40%,美国市场对中国消费品已经有相当程度的需求刚性。 “中国制造”是一个全方位的商品,它不仅包括物质成分,也包括文化成分和人文内涵。“中国制造”在进行物质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将人文文化和国内的商业文明连带出口到国外,“中国制造”无疑成了国家形象的重要代言人。 中国制造出口的主要产品结构是什么? 金融危机后,关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战略调整问题,主流观点认为,应当从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向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化。 近几年来出口商品结构继续改善。从大类商品来看,初级产品出口比重继续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继续上升。2001年上述比重分别为9.89%和90.11%,首次进入10:90状态,2002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更降至9%以下。在初级产品中,食品及活动物出口在近5年中比重持续下降,但占初级产品出口一半的格局没有改变;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出口比重则有所上升;其它类初级产品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规模和比重。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增长最快的是机械及运输设备。近5年间在全部商品出口比重中增加了11个百分点,成为我国外贸出口最活跃的部门,也是近几年我国外贸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化学品及相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杂项制品的出口则保持稳定增长,相对比重有所下降。 我国传统大宗商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定增长,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7年的32.5%和8.9%上升到2002年底的50.2%和20.5%。 以RCA法测算,中国主要工业的大类出口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较低。我国外贸出口商品的份额虽然有所提高,但就整体而言,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却有所下降。 根据RCA方法计算,大于1的产品有纺织、服装、轻工消费品、食品和原料,小于1的产品有机电产品、化工产品、钢铁和有色金属。根据RCA标准的计算,在世界贸易的份额中达到3.25%的出口产品包括纺织品、服装和轻工消费品(其中2000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占世界纺织品出口的比重达到14%左右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