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重庆交通大学表面物理化学答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3 洗涤作用  流体(油或脂)污垢的除去 可从接触角的变化来考虑。   洗涤剂的加入降低了固-油-水三相界面处的接触角。 < 若 ,则油将自动脱离固体表面。 < < < 若 若 ,则可用机械方法使油完全脱离基体。          ,则用机械方法仅使油部分脱离基体, 而其余部分仍附着在基体上,需用不同的方法去除。   一般将温度升至45℃左右时,洗涤剂的效果将显著增加,再升高温度至沸点以下,洗涤剂的效果就不再增加。 §6-3 洗涤作用 油污在固体表面上的除去 1-在纯水中的基体与油污的体系;2-洗涤剂使接触角降低的情况; 3和4-用机械力(或水力)去除油污的情况。 < > 洗涤作用 四、污垢的再沉积 洗涤剂分子吸附在洁净的表面和污垢颗粒上,使表面带电或水化,形成屏障,就能防止污垢的再沉积。 洗涤作用 五、洗涤添加剂   在合成洗涤剂中往往除了加某些起泡剂、乳化剂等表面活性物质外,还要加入一些诸如硅酸盐、焦磷酸盐与三聚磷酸盐之类的“助洗剂”,它们本身并不是表面活性剂,但能增强去污能力,同时也可防止清洁固体表面重新被污垢沉积,促进洗涤效果。   由于焦磷酸盐随废水排入江湖中会引起藻类疯长,破坏水质,危及鱼虾生命,现已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 §6-4 自溶液中吸附   在许多实际应用中,溶液中的吸附是很重要的。有些情况下,主要考虑的是改善固体的表面,有时还需要从溶液中除去杂质。 一、溶液吸附等温线   实验方法:将已知体积的溶液和已知质量的固体吸附剂在一定温度下摇动,直到上层清液中的浓度不再改变为止。   实验结果通常用表观吸附等温线来表示,即给定温度下,单位质量的吸附剂所吸附的溶质的量。 自溶液中吸附   自溶液中吸附,通常是根据固体与溶液中各组分的极性与非极性作出定性的预料。   极性吸附剂对极性吸附质的吸附能力较强,而对非极性吸附质的吸附能力较弱;反之亦然。   此外,极性吸附剂可从非极性溶剂中强烈地吸附极性溶质(低溶解度),而从极性溶剂中只能微弱地吸附极性溶质(高溶解度);反之亦然。 自溶液中吸附   在溶液中,物理吸附比化学吸附更为常见。   通常溶质的吸附是单层的。 二、等温方程式,表面积 等温方程式 及   式中,x 是质量为m的固体所吸附的溶质的量, c 是平衡时溶液的量,a, k 和 n 是常数。 自溶液中吸附   如果单分子层的吸附量    可以确定(或直接根据实际的等温线,或间接根据方程式求得),若每一吸附分子所占的面积已知,则可求出固体的比表面积。 表面积 作 业 1. 氧化铝瓷件上需要涂银,当加热至1273K时,试用计算 接触角的方法判断液态银能否润湿氧化铝表面?已知该温度 下固体Al2O3(s)的表面张力  =1.0N·m-1,液态银表面张力   =0.88N·m-1 ,液态银与固体Al2O3(s) 的界面张力   =1.77N·m-1。 作 业 2. 已知水-石墨系统的下述数据:在298K时,水的表面张力  =0.072   ,水与石墨的接触角测得为90度,求水与石墨的粘润功,浸润功和铺展系数。 N·m-1 第6章 固-液界面 Chapter 6 The solid-liquid interface §6-1 接触角和润湿  Contact angles and wetting §6-2 矿物浮选 Ore flotation §6-3 洗涤作用       Detergency §6-4 自溶液中吸附 Adsorption from solution §6-1 接触角和润湿  润湿剂 影响接触角和润湿作用的因素 接触角的测量 拒水性 铺展   润湿  粘润 浸润 接触角与润湿方程 液体在固体表面上形成的液滴,它可以是扁平的,也可以是圆球状,这主要是由各种界面张力的大小来决定。 一、接触角与润湿方程    当系统达平衡时,在气、液、固三相交界点,气-液与固-液界面之间的夹角称为接触角,通常用q表示。 接触角与润湿方程    实际上是气-液与固-液界面张力之间的夹角。 固 气 液 气 液 固 O O   平衡时有下列关系: 也可写作: 接触角与润湿方程    上式是由T.Young(T.杨)提出来的,故称为杨氏润湿方程。 < < < < (1)如        ,则      ,完全润湿。 (2)如0         ,则0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