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贵州大学SRT申请书概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一: 编号 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失水条件下红黏土物理 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课题负责人: 赵元平 申报单位: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桥梁与隧道工程 指导教师:郭建强 职称: 副教授 申报日期: 2015年11月27日 填写要求 1、填写申请书前,请认真查阅《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及有关规定。 2、申请书按照要求,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要填“无”。 3、格式要求:申报书中各项内容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4、凡选择性栏目,请在相应提示符A、B、C等之上画√。 5、联系单位:教务处实践科 6、联系电话:8292071、3621020 一、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失水条件下红黏土物理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项目来源 √自立项目 B、教师科研课题的子项目 C、其它 项目类型 A、√实验研究 B、调查研究 C、软件制作 D、其他 经费来源 A、√学校资助 B、学院资助 C、导师课题资助 D、企业资助 指导教师 姓名 郭建强 指导教 师职称 副教授 联系电话 项目负责人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电话 E-mail 赵元平 1308070311 桥梁与隧道工程 土木134班15282469698@163.com 项目组成员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项目任务分工 周云凯 1308070313 建筑工程 土木135班 试验研究 郭星锐 1308070139 水利水电工程 水电131班 试验研究 郑义津 1308070307 建筑工程 土木133班 理论分析 申请金额 2800元 完成时间 2016年 5 月 1 日 项目研究 内容 简介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地下管廊、地下交通及地下商业街等建设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深基坑工程。基坑开挖支护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导致工程建设成本增加和工期延后,更会危及周围建筑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基坑的稳定与降雨活动密切相关。基于此,以贵阳地区常见红黏土基坑为例,开展了失水条件下红黏土密度、含水率、抗剪强度试验研究,探究了红黏土试样不同部位含水率的差异、内摩擦角与粘聚力随含水率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发生的内在机理。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对基坑工程概念、研究方法能有基本的了解,同时为将来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1.项目的研究意义(社会调查情况、文献查阅情况、现状分析及独特认识) 社会调查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与基础设施落后之间的矛盾愈显突出。为缓和该矛盾,建筑物不断向空中发展;与此同时,各类用途的地下空间和设施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形成城市建设的三维发展趋势。而这些地下工程诸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地下管廊、地下交通及地下商业街等建设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深基坑工程。 基坑工程是地下建筑施工中内容丰富而易于变化的领域,同时基坑工程又是一项风险性工程。由于大量的基坑工程集中在市区,施工场地狭小,施工条件复杂,基坑围护体系不仅要保证基坑及围护结构本身的安全,而且还要保证周围建(构)筑物和市政设施的安全以及正常使用,基坑还存在着环境效应的问题。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软土中进行基坑开挖的工程中,事故一直比较多,例如1993年上海市发生了近四十起基坑事故,南京、深圳、广州等地的基坑事故率也是很高的。大量的事故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基坑工程中围护结构在土压力作用下产生位移,位移对土体产生扰动,进一步影响围护结构受到的土压力,这样结构和土体在相互作用下达到平衡。因此认识基坑的变形规律和基坑设计参数对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减少基坑工程事故意义极大。 某红黏土基坑工程事故现场 (2)研究现状: 兰常玉等通过建立膨胀土失水收缩过程中收缩压力与土体变形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得出收缩压力可分为三个阶段;周宏等通过对比深埋可塑黏性土原状样与失水样物理力学特性,观察到原状试样与失水试样存在诸多差异;谭云志等以压实红黏土为研究对象,开展自然风干条件下4种初始干密度试样的自由收缩试验;李妍等研究了抗剪强度和膨胀率与干湿循环次数、干湿循环幅度以及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唐朝生等得出试样孔隙比随吸力变化可分为3个典型阶段:大幅变化阶段、过渡阶段和平缓阶段;蔡光华通过压实黏土的开裂试验和微观结构特性研究,得出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黏土孔隙的总体积、中间孔径、平均孔径、平均孔隙率和团粒内孔隙均在增加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