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成语复习方略.讲课.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题的设误类型: 望文生义 对象不分 褒贬不分 重复赘余 语境不合 搭配失当 生造成语 轻重失度 不看结构 自相矛盾 关系不分 成语错误使用例举 例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例2、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例3、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例4、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别无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例5、主观主义者的滥调文章实属不刊之论。 例6、高考提前一个月进行,使莘莘学子从七月流火的炎热中解脱出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考生的关怀。 一、望文生义 师生探究 1、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晓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山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大门。 2、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2001年高考题第4题D项) 3、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4、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于自己的成绩。 5、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二、重复赘余 师生探究 例1、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1997年高考题第4题C项) 例2、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1998年高考题第5题B项)。 例3、战士们正趴在堑壕沿上,紧握着钢枪,虎视耽耽地望着敌营。 例4、他是这种新文学体裁的始作俑者,应当在当代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褒贬不分 辨正—— 例1中的“趋之若鹜”,形容人们像鸭子一样奔往某处。 例2中的“处心积虑”,指想尽方法干不合法的事或为自己谋私利。 例3中的“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的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例4中的“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师生探究 例1、各种花卉,争奇斗艳,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例2、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例3、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例4、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四、对象配错 辨正—— 例1中的“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用于各种花卉。 例2中的“汗牛充栋”,形容图书很多,不用于指金玉之类。 例3中的“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而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 例4中的“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病人治好。 师生探究 例1、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例2、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 例3、他太高傲了,平时总是目无全牛,一个也不放在眼里. 五、误用典故 辨正—— 例1中的“秦晋之好”,指两姓联姻,并非指两国关系友好。 例2中的“让梨推枣”,用于指兄弟关系友爱,不用于母子关系。 例3中“目无全牛”指庖丁解牛技术熟练,目遇神到,对牛的机理了如指掌。后指人的技能娴熟。 师生探究 例1、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例2、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时间。 六、轻重失度 辨正—— 例1中的“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特指死亡,程度很重,不适用于此句。 例2中的“义无反顾”意思是道义上不允许徘徊退缩,只能勇往直前。而句中“为出版画册而放弃休息时间”与“道义”无关。 师生探究 例1、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例2、大家齐聚一堂,欢迎这位从海外归来的莘莘学子。 七、范围或数量失调 辨正—— 例1、“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卉鲜艳美丽,而菊花并不代表各种花卉。 例2中的“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而一位并不等于众多。 师生探究 例1、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例2、正值老教授八十寿辰之际,晚辈们集体送去了一块匾额,上面写道:“恭祝您老长命富贵”。 例3、厂长的发言确实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例4、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事情都是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 八、关系颠倒 辨正—— 例1中的“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例2中的“长命富贵”,旧时用于对小孩的祝福。 显然,这两个成语的使用颠倒了尊卑关系。 例3中的“抛砖引玉”,用于第一人称谦让之辞,不适用于第三人称叙述。 例4中的“先斩后奏”,用于下级把事情处理完后再向上级报告,不适用于平辈关系或上对下。 师生探究 1、传统文化并非昨日黄花,而是与今天和未来息息相关的 2、本文五六段之间原先衔接的非常顺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