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与乡村文化经济汇编.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建设与乡村文化经济 云南大学 二0一四年八月 主要内容 * 乡村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 1、定义 区域:与城市对应,一般指县城以下的地区,人口密度低,聚居规模小,景观与城市相异。 经济特征:以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为基本生计方式,生产力水平比较低。 社会文化特征:特定的传统、习俗、价值观、生活方式等。 一、何谓“乡村” * 2、城市与乡村的联系及演变 乡村 城市 “野”、落后 “ 文”、 进步 地方自治系统 基层行政管理 一、何谓乡村 * 二、国家对乡村的管理 “中国所创立的发展模式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处,并不在于大量地增加了化肥的使用,而在于它在相当大程度上依靠对组织的变革来促进乡村的发展。”---伯金斯 * 二、国家对乡村的管理 * 1、行政管理 (1)松懈控制 “影子国家” 通过宗族、乡绅实现 对乡村的宏观控制,科举制度修筑了乡村向上联系和延伸的通道,礼仪的庶民化保持了对乡村社会意识形态化的企图。 秦汉 乡亭 清 保甲 (2)行政锲入 清末 民国 地方自治 1908《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设议事会、董事会 民国 乡镇机构被固定为基层政权机构 二、国家对乡村的管理 * (3)强化控制 1949---1958 土地改革、基层政权建设 农会、民兵组织 县、区、乡三级人民代表会议 1958---1982 人民公社为基层单位 三级管理 1982年以后 乡(镇)基层政权 村 村民自治 二、国家对乡村的管理 * 2、土地产权管理 (1)第一阶段:耕者有其田,土地农民所有。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54 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 1954 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 二、国家对乡村的管理 * (2)第二阶段:农民私有,集体统一经营使用。 (3)第三阶段: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使用。 1953—1957年实行土地合作化,农村土地产权逐渐由私有向半私有转变,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土地进行集中使用 (4)第四阶段: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4 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 二、国家对乡村的管理 * 3、户籍管理 1954 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 1958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建立,在劳动就业制度、医疗保健制度,以及在接受教育、转业安置、通婚子女落户等方面所衍生出的许多具体规定,整体构成了一个利益向城市人口倾斜、包含社会生活多个领域、措施配套、组织严密的体系,以制度的方式固化了乡村与城市差别 三、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 乡村文化产业是以乡村文化为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以农民为生产主体,将地域性的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 三、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1、乡村文化产业的兴起背景 推力:乡村经济利益诉求 拉力: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对乡村文化的追求 2、云南乡村文化发展历程 (1)零星自发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在旅游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依托农业生态资源和乡村 人文资源,出现 “农家乐”乡村休闲、以家庭作坊式 加工生产工艺品或者简单的歌舞表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