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2005年中考语文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南省曲靖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 ?? ??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 (一)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0分,有错别字、增减字,该空不得分)?? ?? 1、中无杂树, , 。?? ?? 2、《次北固山下》蕴含自然辩证哲理的诗句是: , 。?? ?? 3、《书湖阴先生壁》中描写院净人洁、山水有情的神来之笔是: , 。?? ?? 4、“断肠人在天涯”让人联想到温庭筠《梦江南》中描写望穿秋水、凄苦惆怅心情的句子是:?? ?? , 。?? ?? 5从你积累的课内外古诗词中,写出两句能体现默默奉献精神的句子。?? ?? (1)?? ?? (2) ?? ?? (二)运用(10分)?? ?? 6、读下面的矸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 七步诗?? ?? 曹植 ?? ??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 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注:1漉豉(chǐ):豆制品。 2萁(qí):豆茎。 3然:通燃。?? ?? (1)诗中“泣”字用得极为传神,请作具体分析。?? ?? (2)如何理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内涵。?? ?? ?? 7、下图是某客车玻璃窗上贴着的图示,请用简明的语言将菘所表达的意思准确地表述出来。?? ?? (不超过40字)(2分)?? ?? 曲靖 昆明 玉溪?? ?? (上午8:00 下午2:00)?? ?? 8、结合你所阅读的课外文学作品,就书名、内容、读后感等方面依照例句仿写,要求句子结构基本一致。?? ??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哲人交谈,它能刘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有人说,?? ??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能感悟到人生的真谛,了解生命的意义;读《 》 。?? ?? 二、阅读(50分)?? ?? (一)(12分)?? ?? 甲: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动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其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耶?”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 乙: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援琴而撞丈侯不中,中旒(liú)溃之,文侯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共罪如何?”左右曰:“罪当烹。”提师经下堂一等。师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丈侯曰:“可。”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违;桀封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之。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过也,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人戒。”?? ?? 注:中旒溃之:把帽子上的穗带撞断了。烹:古代酷刑,即煮杀。?? ?? 9、下列加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或说处杀虎斩蛟 (劝说) B实冀三横唯其一(希望)?? ?? C是寡人之过矣(过错) D何忧令名不彰邪(你的)?? ?? 10、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B始知为人情所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 C且人患志之不立 昔尧舜之为君也?? ?? D悬琴于城门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11、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2、周处为什么能改正自己的错误??? ?? 13、阅读甲、乙两段选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二)科学认识海啸 ?? ?? 任何灾难对人类来说,兴许是最好的老师。大灾之后必有大识。A从海啸灾难中科学地认识海啸,对提高防御海啸是十分有益的。?? 海啸,古已有之。B中国对于海啸灾害的文献记载始于公元前左右,当时称之为海溢、海立,形象地描述了海啸灾害降临时大海满溢、波浪立起成海墙的情景。唐代诗人杜甫在《朝献太清宫赋》中云“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描述了天空乌云密布,海水立将起来、猛扑过来的态势,说明中国人对海啸早有所知。…?? ?? 海啸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它是由于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或风暴而引起的海面巨大涨落。“海啸”一词是常受海啸侵扰的日本人首先用的,英文海啸“Tsunami”一词是由日文音译而来。海啸的成因有三类:一是由气象变化引起,诸如强大的低气压通过时产生的海面异常升高,称为“风暴潮”;二是由地质变化引起,如地震、火山、海底断层、滑坡都能造成,称“地震海啸”,就像这次印度洋发生的海啸;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