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两种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 3.理解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掌握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时间图象。 二、实验原理 1.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及使用 2.根据纸带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能计算平均速度 (1)在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02 s(电源频率为50 Hz),所以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很小。 (2)根据 ,求出在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这里Δx可以用刻度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Δt为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数与0.02 s的乘积。这里必须明确所求的是哪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 3.瞬时速度的测定 跟运动物体连在一起的纸带上打出的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若测E点的瞬时速度,可测出D、F两个计数点间的位移Δx和时间Δt,E点的瞬时速度就可用D、F间的平均速度 来表示。 说明:在粗略计算E点的瞬时速度时,可利用公式 来求解,但须注意的是,如果取离E点越接近的两点来求平均速度,这个平均速度越接近E点的瞬时速度,但是距离太小会使测量误差增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这两个点。 4.v-t图象与其画法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用v-t图象来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计算出的不同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值,在坐标系中描点,最后用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条能够描述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 三、实验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纸带、刻度尺、导线、复写纸片、低压交流电源(频率是50 Hz,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 V交流电源,频率也为50 Hz)。 四、实验步骤 1.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并且压在纸带上面。 2.把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 4~6 V的低压交流电源上。? 3.接通电源开关,用手水平拉动纸带,使它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纸带上就打下一系列点。 4.取下纸带,从能看得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共有n个点,那么n个点的间隔数为n-1个,则纸带的运动时间Δt= (n-1)×0.02 s。 5.用刻度尺测量出从开始计数的点到第n个点间的距离Δx。 6.利用公式 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把纸带上能看得清的某个点作为起始点O,以后的点分别标上A、B、C、D、…作为“计数点”,如图所示,依次测出O到A、A到B、B到C、…之间的距离x1、x2、x3、…。 实验指导 典例剖析 当堂检测 1.数据处理 (1)表格法: 把数据填入下表,根据数据判断纸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指导 典例剖析 当堂检测 (2)利用v-t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 ①v-t图象: 用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速度v,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如图所示的v-t图象。 实验指导 典例剖析 当堂检测 ②v-t图象的意义: v-t图象非常直观地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它并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③图象法的优点:图象法是处理实验数据的常用方法之一。运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有许多优点,如可以使物理规律直观易懂,可以减小偶然误差,可以方便地获得某些未经测量或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数据等。 实验指导 典例剖析 当堂检测 2.注意事项 (1)实验前,应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好,以免拉动纸带时晃动,并要先轻轻试拉纸带,应无明显的阻滞现象。 (2)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 (3)手拉动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点迹太密集。 (4)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应注意把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位于纸带上方;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5)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如打出的点较轻或是短线,应调整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 (6)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实验指导 典例剖析 当堂检测 (7)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测量点到起始测量点O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实验指导 典例剖析 当堂检测 3.实验误差分析 (1)利用平均速度来代替计数点的瞬时速度自身带来系统误差。为减小误差,应取以计数点为中心的较小位移Δx来求平均速度。 (2)分段测量计数点间的位移x带来误差。减小此误差的方法是一次测量完成,即一次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计数点O的距离,再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 (3)计数点间的时间Δt算错。几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Δt=(n-1)×0.02 s,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师说全程复习构想】2016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5.2元素周期律绪论.ppt
- 【实操模板】名企绩效管理体系方案(值得借鉴)绪论.ppt
- 【实例】华为职业与任职资格管理-100页绪论.ppt
- 【实例】资生堂丽源化妆品公司岗位调整提案-44页绪论.ppt
- 【世纪金榜】(通用版)2016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通关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1绪论.ppt
- 【世纪金榜】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五类题型大突破4语句翻译题-直译为主,字字落实绪论.ppt
- 轫致辐射和激光逆康普顿散射的γ射线对钯的嬗变绪论.docx
- 【世纪金榜】2016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绪论.ppt
- 【世纪金榜】2016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绪论.ppt
- 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笔绪论.docx
- 【赢在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绪论.ppt
- 室外外网电气施工组织设计绪论.docx
- 【赢在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绪论.ppt
- 【赢在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3摩擦力新人教版必修1绪论.ppt
- 【赢在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绪论.ppt
- 【优化方案】(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第1讲种群和群落绪论.ppt
- 手术室护理操作常规绪论.docx
- 广州绿地立面控制手册0615绪论.pptx
- 【优化方案】(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第2讲细胞的结构绪论.ppt
- 【优化方案】2016高考英语(浙江专用)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10并列句和状语从句绪论.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