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度04月25日哲学讲课提纲.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1年04月25日哲学讲课提纲 专题7 实践第一的观点 写读书笔记:青年与社会实践 一.实践概念的内涵 实践概念并不为马克思主义所独有。费尔巴哈曾提到,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实践能够解决。但他认为,实践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充满了犹太人的利己主义,因而他鄙视实践。美国的实用主义认为他们到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但他们的实践观是一种“自然主义的行动主义”,把实践看作是人的一种自然本能,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应付环境的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的实践观。黑格尔把实践看作是绝对精神自我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黑格尔认为,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概括起来说就是认识。在认识过程中,主观性的片面性和客观性的片面性都被扬弃了。认识过程一方面接受了存在着的客观世界,从而扬弃了理念的片面的主观性。另一方面,认识过程凭借主观的内在本性,规定和改造偶然的、假象的客观世界。前者是认知真理的冲力,即理念的理论活动;后者是实现善的冲力,即理念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一种关系,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主客体之间的三重关系: ⑴反映和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⑵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⑶需要和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 实践的基本特征: ⑴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即它是能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的物质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⑵实践是自觉的能动性活动。即它是人类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列宁称之为“主客观的交叉点”,毛泽东则称之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⑶实践是社会的历史性活动。即它总是特定社会关系中的实践,是历史发展着的实践。 实践的基本形式: ⑴改造自然的活动。又称为生产实践。它解决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是其它实践形式的基础,是人类认识的最基本来源; ⑵改造社会的活动。它所解决的是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这种实践形式的主要内容; ⑶科学实验活动。它是在前两种实践形式中分化出来的探索性活动,其直接目的是认识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但它不能脱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它要靠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为自己提供各种要素,并服从于它们的需要。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在实践中发生的,客观事物只有成为实践的对象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人的感官同外界事物接触,既是实践的起点也是认识的起点。所以,一个闭目塞听、同外界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 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起点是“问题”,而问题是由实践提出的。在实践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于是认识就不断发展,知识就会不断地积累。 (表明看来是由科学家的“兴趣”所产生的问题,实际上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⑶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既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满足实践的需要。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实践。 ㈡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可能 ⑴只有在实践中,客观事物才能够成为认识的对象; ⑵实践不断地创造出认识世界的物质手段,不断地锻炼和提高人的智力水平; ⑶只有依靠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人们才能深入被研究的对象,感知其现象,进而揭示其本质。只有改变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实践论中的客观辩证法。 ⑷探索性的科学实验活动,是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必要准备和补充。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不能离开实践。因此,列宁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 三.实践基础上认识的两次飞跃 ㈠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⒈感性认识及其形式 感性认识是人们的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侧面、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它以直接感受性为特点,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 感性认识有三种基本形式: ⑴感觉:是人脑通过感官与客观事物发生直接联系而产生的反映事物个别特性的认识形式。其重要性在于,它是感性认识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⑵知觉:是在大脑中把有关事物的各种感觉集中在一起而形成的反映该事物各方面特性整体的感性形象。知觉高于感觉,是对事物具体形象的直接反映,是感觉的集合。 ⑶表象:它是大脑对过去感知的回忆,是曾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形象的再现。表象是对客观事物形象化的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最高成果。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都是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