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地方标准《中药材黄藤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为规范和统一中药材黄藤栽培技术、加工生产和销售,规范市场,促进其在广西主要栽培地区的推广应用,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材黄藤的生产及销售混乱的现实情况,有必要制定中药材黄藤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本标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2016年第六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桂质监函[2016] 324号文),项目编号为 2016-06008。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广西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负责起草。本标准承蒙2005年下达的科技攻关课题“黄藤规范化种植研究与示范”(合同编号:桂科攻0537017-17)及广西卫生厅课题“黄藤繁育技术及生根机制研究”(合同编号:Z2009350)经费资助。(二)主要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三)主要起草人员名单主要起草人员名单如下:研制人员姓名职务/职称专业所在单位项目负责人冯世鑫副研究员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主要参加人员闫志刚副研究员中药资源学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胡东南高级工程师药材加工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二、编制标准意义中药黄藤来源于防己科天仙藤属植物天仙藤(Fibraurearecisa Pierre),药用藤茎及根。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天然特色药物,收载于2005版及2010版的?中国药典?。主要有效成分巴马汀(又称掌叶防己碱、黄藤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抗细菌、真菌、抗病毒活性及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等。主要用于治疗外科感染、菌痢、肠炎、胃炎、呼吸道以及泌尿道感染、眼结膜炎和妇科炎症等疾病。是制备延镇痛良药胡索乙素的重要原料。目前全国已经有上百家企业拥有黄藤素片的生产批号,其主要分布在四川、广西、云南、湖南、贵州等地。广西有:恒拓集团仁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广西万寿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柳州股份有限公司和南宁八桂生态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产品畅销全国。长期以来制药工业主要采集和消耗大量黄藤野生植物资源,致使野生黄藤资源受到严重破坏,黄藤原料短缺。目前黄藤药材原料收购区域已扩大至越南、老挝等多个东盟国家。价格不断上扬,国内正兴起种植黄藤的热潮。鉴于目前市面上和生产中,存在着黄藤同名异物、质量参差不齐和栽培管理水平不一的问题。导致黄藤药材质量不稳定或误用,直接影响黄藤及其制剂的治疗效果。为保证原料药的质量,促进科研成果和技术在广西主产区的推广应用,制定中药材黄藤栽培技术规程势在必行。经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备案公告》,目前中药材黄藤只有本项目组起草并获颁布实施的《黄藤种苗质量要求》广西地方标准,而在栽培技术,原药材质量监控方面既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又无地方标准,致使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严重制约。因此,本标准的制定,既填补了国内中药材黄藤栽培技术规程的空白,又规范了中药材黄藤生产过程,从而从源头上保证了药材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三、标准编制及研究起草过程(一)标准前期工作1、2005年开始,标准编制小组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于2005年下达,2007年完成的科技攻关课题“黄藤规范化种植研究与示范”(合同编号:桂科攻0537017-17)的经费支持下开展中药中药材黄藤栽培技术规程的研究,经过多年多的调查和研究,掌握了黄藤野生资源分布状况、种质资源鉴定及评价、品种选育、种苗繁育、种子、种苗质量、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采收加工及药材质量等技术,目前已起草并获发布广西地方标准黄藤种苗质量要求(DB45/T 709-2010),且获得自治区政府颁发的2010年重要标准技术贡献奖。同时,获授权专利1项,科研成果1项,撰写相关研究论文4篇。2、标准主管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2016年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后,我们及时成立了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冯世鑫副研究员为主持人,闫志刚、胡东南等为参与成员的标准编制小组,及时部署了工作方案和小组成员调研、编制工作时间安排表。在编制过程中,我们在广泛调查和试验研究的同时还咨询了相关权威专家,力争编制工作过程科学、严谨,方法、技术路线正确。(二)标准研究过程1、标准编制项目下达后,按照广西区质监局关于编制标准工作的要求,编制小组于项目实施期间,多次进行黄藤种苗繁育、种植、施肥、病虫防治、采收等试验,筛选出各个技术环节的最佳方案和条件,确保数据及方法的科学性。同时,小组成员在编制过程多渠道去咨询内行专家,确保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及实用性。2、编制小组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全面整理,根据试验结果,初步制定了中药材黄藤栽培技术规程,并就制定的栽培技术规程到生产企业和广大种植户及市场进行了充分的征求意见和调研,并在编制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