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体表心电图定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丁燕生 室速ECG快速定位 VI 导 订左右室 RBBB R/s 左室 LBBB Q/S 右室 肢体导 订上下位 向上 位于上侧流出道 向下 位于下侧心尖部 ECG电轴 订前后位 室速精确定位 左右室流出道 左右室心尖部 左右室基底部(流入道) 瓣环部位室速 心外膜室速 体表心电图与室速起源判断 体表心电图与室速起源判断 左右心室流出道解剖 QRS形态与室速出口左 右 QRS形态与室速出口间隔 侧壁 QRS形态与室速出口上 下 QRS形态与室速出口心尖 心底 体表心电图与室速起源判断 左右心室流出道解剖 起源于流出道室速体表心电图特点 RVOT V1呈左束支传导阻滞 R波在V3V4过渡 反复发作VT或 单形性室早 II、III、AVF导联 大单相R波 心动过速周长常有变化 LVOT V1呈右束支传导阻滞 或左束支传导阻滞 R波在V2过渡 非持续性 II、III、AVF导联 大单相R波 R-R间期可有变化 RVOT体表心电图特点 RVOT部位与形态 RVOT 胸腔内定位 RVOT体表心电图定位 RVOT体表心电图与定位 RVOT体表心电图与定位 LVOT体表心电图特点 LVOT起源解剖 起源于肺动脉的VT 起源于肺动脉的VT 起源于三尖瓣下间隔的VT 束支折返型室速(Fascicular VT) 特发性左室室速 心房起搏可以诱发 维拉帕米敏感 心电图:RBBB,电轴左偏,相对窄QRS 左后分支室速 左前分支室速 左上间隔支室速 起源于冠状窦内的VT 起源于二尖瓣环的VT 体表心电图与MV起源 起源于二尖瓣环VT部位判断 经心外膜标测和消融VT 小 结 Shoei K Stephen Huang,et al.Catheter ablation of Cardiac arrhythmias.Elsevier 2006 KOJI KUMAGAI,et al.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Vol. 16, pp. 1029-1036, October 2005 dysdn@Julián Villacastín,et al. Rev Esp Cardiol. 2005;58(1):100-4 * * Hitoshi Hachiya,et al.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2002;13:551-556 心脏前壁或心尖部 心脏后壁 S波为主 R波为主 V2~V4 右室流出道或左室高侧壁 远离上述部位 S波为主 R波为主 I、aVL 心室下部 心室上部 以S波为主 以R波为主 Ⅰ、Ⅱ、avF 左室 右室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Vl 起源点 QRS波形态 导联 ≥V4 + qs,rs 前 ≥V4 + rs,qrs 中 ≤V3 - qs,rs 前 ≤V3 - rs,qrs 中 后 后 ≥V4 ≤V3 胸前导联过渡 + - 下壁导联切迹 R,Rs R,Rs I导联 游离壁起源 间隔起源 QRS形态 Cardiology 2005;103:30–36 Sandeep Joshi,et al.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Vol. 16, pp. S52-S58, Suppl. 1, September 2005 Sandeep Joshi,et al.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Vol. 16, pp. S52-S58, Suppl. 1, September 2005 二尖瓣环外侧 二尖瓣环上外 二尖瓣环上部 主动脉二尖瓣连接 间隔 QRS形态 无或晚 无 无 无 早 胸前导联过渡 >1 R,Rs rS,rs ≤1 R,Rs rs,rS ≤1 qR Rs ,rs ≤1 >1 II/III比值 R,Rs QS,Qr V1导联 rS,QS R,Rs I导联 Yukio Sekiguchi,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5;45;887-895 Yukio Sekiguchi,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5;45;887-89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川嘉陵江流域耕地非粮化特征、驱动因素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docx VIP
- CCSE、K8S、5G等网络技术与云计算知识测试试卷.docx VIP
-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pptx VIP
- GBT 36588-2018 过压保护安全装置 通用数据.pdf
- 中医药进校园活动课件PPT.pptx VIP
- 标准图集-08D800-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供电电源.pdf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唯智信息OTWB5课件.pptx VIP
- 2024注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归纳.pdf VIP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乡镇企业管理专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