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检验规范1 范围????本检验规范规定了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的术语和定义、安全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本检验规范适用于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以下简称电池)。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GB/T 2900.11-1988 蓄电池名词术语(eqv IEC 486:1986)????ISO/IEC 导则51 安全性部分-标准中包含的方针3 术语和定义????GB/T 2900.11-1988和ISO/IEC导则51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锂离子蓄电池 lithium-ion battery????由一个或多个单体锂离子蓄电池及附件组合而成,并且可以作为电源使用的组合体。包括外壳、极端并且可能含有电子保护装置。3.2 ????充电限制电压 limited charge voltage????按制造商规定,电池由恒流充电转入恒压充电时的电压值。3.3 ????终止电压 final voltage????规定放电终止时电池的负载电压,其值由制造商规定。3.4 ????泄漏 leakage????可见的液体电解质的漏出。3.5 ????泄气 venting????电池中内部压力增加时,气体通过预先设计好的防爆装置释放出来。3.6 ????破裂 rupture????由于内部或外部因素引起电池壳体的机械损伤,导致内部物质暴露或溢出,但没有喷出。3.7 ????起火 fire????电池有可见火焰。3.8 ????爆炸 explosion????电池的外壳猛烈破裂导致主要成分抛射出来。3.9????参考试验电流 reference test current????参考试验电流为5h率放电电流。????注: 参考试验电流用安培(A)表示,I5A=C5Ah/5h。4 安全性能要求要求4.1 挤压????电池按5.2.2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4.2 热冲击????电池按5.2.3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4.3 过充电????电池按5.2.4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4.4 强制放电????电池按5.2.5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4.5 短路????电池按5.2.6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电池的外表面温度不应高于150。4.6 针刺????电池按5.2.7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电池的外表面温度不应高于150。4.7 重物冲击????电池按5.2.8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5 试验方法5.1 试验条件????除非另有规定,本标准中各项试验应在以下大气条件下进行:????a)温度:15~35;????b)相对湿度:45%~75%;????c)大气压力:86kPa~106kPa。5.2 安全性能5.2.1 试验条件????下述试验是模拟电池在滥用情况下可能发生的安全性问题。????下述试验都应在有强制排风条件及防爆措施的装置内进行。除5.2.4、5.2.5外,试验前所有电池都要按规定充电,并在充电后24h以内开始进行试验。外部安装电子保护装置的电池,进行试验时应拆除保护装置。5.2.2 挤压????将电池放置在挤压设备的两个挤压平面之间,逐渐增加压力至13kN,保持压力1min。????圆柱形或方形电池在接受挤压试验时,其纵轴要平行于挤压平面,垂直于挤压方向。方形电池最大面垂直于挤压方向。每只电池只接受一次挤压试验。5.2.3 热冲击????将电池放置于热箱中,温度以(5±2℃)/min的速率升温至130±2℃并保温30min,然后取出,恢复至室温。5.2.4 过充电????试验应在20±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电池先以I5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将电池置于通风橱中,连接电池正负极于直流电源,调节电源输出电流至15I5A,输出电压不低于10V,持续充电7h或电池电压不再增大。????内部安装可恢复式温度或过流保护装置以及电极不能承受大电流的电池,可选用不至于使该装置动作或电极损坏的最大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直至电池电压不再增大,持续充电时间不小于7h。5.2.5 强制放电????试验要求在20±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电池以I5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然后以5I5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反向充电90min。????内部安装可恢复式温度或过流保护装置的电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