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全国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6讲Word版含解析.docVIP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全国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6讲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全国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6讲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 1.(2017·山西大同模拟)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 B.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 C.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发生于近代中国文明转型初期 解析 旧式的农民起义只能表明“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故A项错误;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只能表明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D项正确。 答案 D 2.(2017·黑龙江大庆模拟)太平军曾经“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太平军的这种行为(  ) A.对传统文化过于简单粗暴 B.有利于发动贫困群众 C.奠定太平天国文化基础 D.冲击了世人对科举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太平军把大量藏书采取很多措施进行毁灭,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贫困群众,故B项错误;对待传统文化的简单粗暴恰恰摧毁了太平天国的文化基础,故C项错误;藏书并未指科举考试的“四书五经”,故D项错误。 答案 A 3.(2016·山西晋城、长治高三联考)《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场所”(  ) A.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C.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 D.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故A项正确。 答案 A 4.(2016·安徽示范高中联考)(  ) A.有利于实现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B.体现了与洋务派一致的改革追求 C.学习西方的精神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 D.可作清政府全面改革内政的借鉴 解析 《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当时资本主义潮流,故C项正确。 答案 C 5.(2017·四川自贡一诊)太平天国运动留给历史的余响是长久的。在戊戌维新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这是用反清来促成革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 A.搅乱了社会政治制度 B.促进了政治变革进程 C.改变了封建生产关系 D.实现了资本主义理想 解析 题干中并未体现出社会政治制度被搅乱,故A项错误;题干中“康有为用反清来促成革新,孙中山接受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反面教训”说明了其促进政治变革进程,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并未改变封建生产关系,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并未实现资本主义理想,故D项错误。 答案 B 6.(2017·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模拟)秋瑾在《光复军起义檄稿》中宣称:“彼固傥来(外来)之物,初何爱于我辈(  ) A.民族危机加剧排满革命 B.爱国救亡促进民主启蒙 C.欧美侵略激发排外意识 D.文明冲突推动西学东渐 解析 根据材料“一旦者瓜分实现,彼即退处藩服之列,固犹胜始起游牧之族”可知,作者认为一旦国土被瓜分,中国被外国统治,犹胜于被游牧民族满族统治,说明作者认为满清统治者残害、压迫人民,体现了强烈反满情绪,故A项正确;材料没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排满,不是排外,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西方文化传播,故D项错误。 答案 A 7.(2016·全国百校联盟大联考)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中国纪年的变革(  ) A.是当时政治体制演进的结果 B.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C.是帝王纪年发 D.表明民族主义的目标得以实现 解析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从而引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变化,故A项正确。 答案 A 8.(2016·浙江嘉兴测试)1912年《民权画报》刊载了一幅漫画《博物院之最新陈列品》,副标题为“大人老爷所用”。该漫画表达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B.肯定辛亥革命的伟大业绩 C.宣扬等级有差的传统思想 D.呈现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 解析 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民权”是时代精神,“大人老爷所用”被送进了博物馆,表明了时代的变革,故B项正确。 答案 B 9.(2016·河北邯郸期末)20世纪初,许多中国留学生对中国国籍法制定提出建议,当时许多刊物中有关国籍文章就直接(  ) A.民主革命思想成为潮流 B.西方法制精神影响重大 C.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D.反满民族情绪日益高涨 解析 开始探讨国籍法的问题反映了民族国家的观念和民族意识的兴起,故C项正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