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征求意见稿).doc.doc

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征求意见稿).doc.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征求意见稿).doc.doc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XX 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Energy Efficiency Test and Evaluation Regulation for Heat Exchanger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XX年XX月XX日 前 言 2016年7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委托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组织起草《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以下简称规则)。 2016年7月,中国特检院组织成立了起草组,在西安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了规则的制定原则、重点内容以及主要问题、结构(章节)框架,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时间表。2016年9月,起草组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对规则内容进行了调整,并形成了规则征求意见稿。2016年XX月,特种设备局对征求意见稿进行审查后,以质监特函[2016]XX号文对外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201X年XX月,根据征求到的意见起草组进行修改形成送审稿,并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后形成报批稿,201X年XX月XX日,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规则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如下: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张延丰周文学西安交通大学白博峰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冷浩 中国设备检测研究院管?坚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王为国 上海汤晓英 甘肃省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严?勇 张迎恺 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蔡隆展 西安市热力总公司唐涤 王纪兵 上海板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张永德 目录 1 总则 (1) 2 通用要求 (3) 3 能效测试与评价报告 (4) 4 附则 (5) 附件A (6) 1 总 则 1.1 目的 为了制定本。 (1) GB/T 151《热交换器》; (2) GB/T 27698.1《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 (3) GB/T 27698.2《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 第2部分:管壳式热交换器》; (4) GB/T 27698.3《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 第3部分:板式热交换器》; (5) GB/T 27698.4《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 第4部分:螺旋板式热交换器》; (6) GB/T 27698.5《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 第5部分:管壳式热交换器用换热管》; (7) GB/T 27698.6《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 第6部分:空冷器用翅片管》; (8) GB/T 27698.7《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 第7部分:空冷器噪声测定》; (9) GB/T 27698.8《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 第8部分:热交换器工业标定》; (10) NB/T 47004《板式热交换器》; (11) NB/T 47007《空冷式热交换器》; (12) NB/T 47045《钎焊板式热交换器》; (13) NB/T 47048《螺旋板式热交换器》。 1.4 术语和定义 GB/T 27698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符号和定义适用于本规则。 1.4.1 热交换器 在不同温度的流体之间实现热量传递的设备,如板式热交换器、空冷式热交换器、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管壳式热交换器、板壳式热交换器、板式空冷器等。 1.4.2 能效指标 (Energy Efficiency Index,EEI) 综合考虑热交换器传热与流动特性,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采用测试数据数理统计等方法,确定的用于判定热交换器能效的确定流体物性参数的参考温度。1列出的符号和单位适合于本规则。 表1 符号和单位 符 号 名 称 单 位 说 明 A 传热面积 m2 cp 定压比热容 J/(kg·K) e 当量直径 m Eu 欧拉数 无因次量 f 摩擦阻力系数 无因次量 k 总传热系数 W/(m2·K) L 流体流动长度 m NTU 传热单元数 无因次量 Nu 努赛尔数 无因次量 p 压力 MPa ρ 密度 kg/m3 Pr 普朗特数 无因次量 q 热流密度 W/m2 热流量与传热面积之比 qv 体积流量 m3/s qm 质量流量 kg/s Re 雷诺数 无因次量 S 流道截面积 m2 t 温度 ℃ u 流速 m/s ( 对流换热系数 W/(m2·K) δ 厚度 m ( 导热系数 W/(m·K) Φ 热流量 W ΔΦ 热平衡条件 % Δt1 大温差端的流体温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