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开放气道A(airway) 去除气道内异物:开放气道前应先除气道内异物或分泌物,有义齿的取出。 1、仰头举颏法:一只手按压患者的前额,使头部尽量后仰,同时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二、早期心肺复苏 气道阻塞(舌下垂,紧贴咽后壁) 气道通畅(头后仰,下颏抬高) 2、双手推举下颌法(颈椎损伤时):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拇指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口对口呼吸。此方法难以掌握,且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因而不建议非医务人员采用。 二、早期心肺复苏 (三)人工呼吸B(breathing) 1、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1)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 (2)用按于前额的手的食指和拇指捏紧患者鼻孔。 (3)正常吸气后紧贴患者的嘴,要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 (4)缓慢向患者口内吹气(1秒以上) ,足够的潮气量以使得患者胸廓抬起。 (5)每一次吹气完毕后,应与患者口部脱离,抬头看患者胸部。再进行第二次吹气。 (6)吹气时暂停按压,吹气频率10~12次/分,按压-通气比率为30:2。 二、早期心肺复苏 2、口对鼻人工呼吸 如患者口不能张开(牙关紧闭)、口部严重损伤,或抢救者不能将患者的口部完全紧紧地包住。 二、早期心肺复苏 3、球囊面罩呼吸 (1)体位:抢救者位于患者头顶端,使患者头尽量后仰。 (2)手法:E-C手法固定面罩。 ①E:左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颌角处,向前上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 ②C: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鼻部, 固定面罩,保持面罩不漏气。 ③用右手挤压气囊底部。 (3)通气量:潮气量约需500-600ml,即1L气囊的1/2,2L气囊的1/3,充气时间超过1s,使胸廓扩张。 二、早期心肺复苏 三、早期除颤 除颤必须及早进行的原因: 1、80%-90%成人突然非创伤性心跳骤停的最初心律为室颤; 2、除颤是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 3、除颤成功机率随时间的推移迅速下降,每延迟1min约下降7%-10% 4、室颤常在数分钟内转变为心脏停搏,则复苏成功的希望很小。 因此,在给予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同时进行早期除颤是提高心脏骤停存活率的关键。 (一)电除颤 发现患者心脏骤停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是可除颤心律,应尽早电除颤。要求院内早期除颤在3分钟内完成,院前早期除颤在5分钟内完成,并且在等待除颤器就绪时应进行心肺复苏。 除颤器的应用: 1、体位: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将胸前衣物解开并移走其他 异物,特别是金属类的物品,如项链、纽扣等。 2、电极板的准备:电极板上均匀涂上导电糊,或包裹4-5层纱布后用盐水中浸湿。 3、电极板的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下胸骨旁,另一电极板放在左腋中线第5肋间,电极板的中线与腋中线重叠。电极板上缘距腋窝7cm。两个电极的距离至少在10cm以上。 三、早期除颤/复律 除颤能量的选择 1、成人( ≥ 8岁): 单向波:一直使用360J 双向波: 120~200J 2、儿童(1~8岁): 第一次:2J/Kg 第二次及以后:4J/Kg 除颤具体步骤: (1)打开除颤器并选择除颤能量。 (2)开始充电,充电结束后将涂有导电糊的电极压于胸壁上,尽量使胸壁与电极板紧密接触,以减少肺容积和电阻。 (3)双手同时按压放电开关。 注:第1次除颤后立即做2分钟CPR,并建立静脉通道,如仍为室颤,则进行第2次除颤,之后立即做2分钟CPR,每3-5分钟应用肾上腺素1mg并考虑气管插管,如仍为室颤,进行第3次除颤,之后立即做2分钟CPR,开始考虑使用胺碘酮或治疗可逆病因。 三、早期除颤 除颤效果评价 近来的研究表明,电击后 5秒心电显示心脏停搏或无电活动均可视为电除颤成功。 这一时间的规定是根据电生理研究结果而定的,成功除颤后一般心脏停搏的时间应为5秒,临床比较易于检测 除颤的要求 1、 一次电击后立即行CPR,2分钟后即(5次30:2后) 检查心律,如有必要可再次电击。 2、尽可能缩短电击前后的胸外按压中断 3、每次电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