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山区砂石类文物保护技术选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2 项目编号: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申 报 书 创新项目名称:杭州西湖山区砂岩类文物保护技术研究 创新项目负责人: 郑子胜 学校名称: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申报日期: 2015年1月11日 项目类别:个人项目□ 团队项目√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公室 制 填写说明 一、申报书要按照要求,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 二、格式要求:申报书中各项内容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格中的字体为小四号仿宋体,1.5倍行距;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三、申报书由所在学校领导审查、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一式1份(原件),报送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公室。 项目简介 项 目 概 况 项目名称 杭州西湖山区砂岩类文物保护技术研究 项目性质 (√)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 项目来源 ()自主立题 (√)教师指导选题 起止时间 自2015 年 2 月 至 2016年 3 月 项目状况 1、√研发阶段 2、中试阶段 3、批量(规模)生产(选项打√) 申 请 人 姓名 郑子胜 性 别 男 出生 年月 1994.12.11 入学年月 2013.9.13 所在 院系 水利与坏境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562516627@ 项 目 组 主要成员 姓名 年龄 性 别 专业 具体分工 张利清 19 女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照片、数据整合、总结报告 罗倩忆 19 女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石质文物周围环境(温湿度、雨洪资料等)现状调察 郑子胜 20 男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保护措施材料和方法应用 郑昊 20 男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砂岩特性(成因、性质等)分析考察 韩琪 20 女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保护措施材料和方法应用 么梦妹 20 女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砂岩特性(成因、性质等)分析考察 董诗琳 18 女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项目资料的搜集、财务整理及预算 王文雪 20 男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项目汇总、报告及演讲 项 目 指 导 教 师 姓名 吴红梅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5年12月 主要研究方向 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近三年获奖成果:国家级__等奖___项,省部级__等奖___项 近三年科研经费____________万元,年均___________万元 项 目 主 要 内 容 简 介 红砂岩因矿物成分和胶结物质的差异而强度变化很大,而且在大气环境或干湿循环作用下,岩块可崩解成土,甚至泥化,其颗粒软化,张度降低,工程性质很差。因此,雕刻在红砂岩上的文物经常因受到日照水浸蚀地震等自然营力作用和环境污染、小气候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粉化、变色、生霉、起甲、酥碱、劈裂、蚀空、凝浆、崩塌、倾覆等破坏形态。 本项目针对杭州西湖山区广泛出露的红色砂岩,主要研究其特性(包括化学成分、结构特征、崩解特性与机理)、杭州西湖山区砂岩类石质文物现状(文物类别、分布、保护)、紫红色砂岩保护技术研究(抗风化、防渗漏、防崩塌、节理裂隙治理)。重点对砂岩风化作用机理、文物中风化裂隙治理进行研究。 二、项目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申请项目的必要性、目的及意义 建国以来,我国的石质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在文物建筑保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我国,虽然传统的保护技艺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局限性较大。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则几乎移植于国外,不仅适用的范围相当有限,舶来的技术尚缺乏本土化和科学验证与评估等研究环节,这是和文物的基本属性与保护原则相悖的。明显的事实是保护科学和技术的显著贫弱远远不能应付巨大数量和众多门类的文物保护的需求,成为制约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一个瓶颈。我国大批的文物正在无可奈何地损毁而我们却束手无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若从经济价值上估计,远远超过了工业和经济领域每年的腐蚀损失。 根据国家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砂岩类石质文物表面风化程度无损检测技术、保护材料和修复工艺等技术研发被列入关键技术提升。2011年6月24日,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投票表决,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