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体系关系型信贷的有效性一个市场评价.pdf

中国银行体系关系型信贷的有效性一个市场评价.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银行体系关系型信贷的有效性: 一个市场评价· 华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后 彭文平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肖继辉 摘要:在不对称信息下,关系型银行可以利用信息优势参与借款企业治 理,降低代理成本。文章实证分析了1996—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发布获得银 行信贷公告后的市场反应,发现,上市公司发布获得银行授信和债务重组公告 会引起股价显著性上涨。这表明,中国银行体系自1996年以来有意识地建立 长期稳定的银企合作关系的措施具有治理效应。文章还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 越高、公司治理越差的公司,治理效应越显著。这种效应主要体现贷前甄别企 业质量和贷后控制与救助方面,而在贷中监督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特别是限制 企业滥用现金流方面则没有体现。 关键词:关系型信贷 治理效应 宣告效应 中国银行体系 、 ●-‘_| 一、引言 狭义的关系型信贷是一种基于控制的信贷方式,银行通过与借款企业建立 长期合作关系,掌握了大量的企业内部信息,因而能随时监督企业的经营活 动,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有效地减少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由于信 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代理问题(Blair,1995)。广义的关系型信贷则是指商业银 行信贷,和其相对应的则是以资本市场信贷为代表的保持距离型信贷。这是因 为商业银行相对其他外部投资者(如非银行债权人和股票投资者)具有独特 性:如果银行和企业建立了长期广泛的信贷关系,则可以获得一些外部投资者 难以获得的内部信息,从而更好地克服信息不对称,准确地评估企业质量,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信贷市场效率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开放式基金经理能力成 长与激励机制研究(08JC630030)。 714/六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 and 能更低成本地监督借款企业(Fama,1985;GortonWinton,2003)。 由于关系型信贷在信息和监督方面的优势,如果一个企业能够获得关系型 信贷,则表明银行看好企业的前景,所以,企业发布获得银行信贷是一个信号, 向外部投资者提供了美好发展前景的信息,吸引投资者购买股票,这样股价在 公告日附近就会有一个异常的上涨,这就是关系型信贷的宣告效应(Fama, 1985)。西方大量经验研究发现,不仅在德、日等关系型金融体系国家,而且在 英、美等保持距离型金融体系国家,关系型信贷的宣告效应都是存在的。 中国和德国、日本一样属于关系型金融体系(彭文平,2005),银行在金 融体系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银行信贷一直是企业资金来源的最主要途径。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有意识地推动银行和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加强银行对借款企业的监督职能,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国务院于1994年 颁布了《国有企业财产监督条例》,要求国有企业的监事会成员中必须有银行 方面的专家。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经贸委、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发布 了《关于银行向企业监事会派出监事任职资格的审查办法》。依据该办法,银行 方面的监事由被监督企业设立基本账户的银行派出,事实上从法律上确认了银 行对企业的主导性地位,加强了银行对企业的监督。同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 《主办银行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推动主办银行制度(一种典型的关系型信贷) 在中国的实施,将银行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银行 可以借此有效地监督企业,促进借款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此外,从1996年起, 我国商业银行也开始建立和完善授信制度。2000年前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体 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普遍建立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和客户经理制,严格推 行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的信贷“三查”制度,逐步建立和规范了一 套信用评级和风险控制制度。此外,除中国农业银行外,重要的商业银行都完 成了股份制改造并公开上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也逐渐完善起来。 在中国银行系统不断推出改善银企关系、加强对企业的了解和监督、促进 关系型信贷形成的多种政策背景下,本文拟从市场评价的角度通过对上市公司 银行信贷的宣告效应的分析,研究中国银行体系的关系型信贷是否有效地解决 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否正确地选择了贷款对象,是否有效地监督借款 企业的行为。促进了借款企业治理机制的完善。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