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失误诊断.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失误诊断.doc

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失误诊断 一、明确要求 把握方向 1.了解古典诗歌常见的思想感情。 2.善于结合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创作风格方面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内容。 3.正确评价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内容及观点。 1.忧国忧民:战乱离散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 2.建功报国: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热忱报国的激情, 3.思乡怀人:天涯羁旅的愁思、 思亲念友的孤独、边关征夫的思乡、闺中怨妇的怀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深意长的勉励、革命战友的思念、难舍难分的惜别。 4.寄情伤逝:昔胜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予的焦虑、凄美惆怅的记忆、悠长山水: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厌离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 5.感时寂寞的思念。 6.热情赞美:对英雄的赞美、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祖国的赞美、对亲情爱情的赞美。 7.人生梦幻:青春的梦幻、理想的追寻。 8.吟唱自然:自然的美妙、大地的景观。 黄景仁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注】此诗作于乾隆四十二年,正值清王朝全盛时期。五剧,交错旁出的道路,此指北京繁华喧闹的街道。北邙:洛阳名山,汉魏五侯的坟墓多聚集于此。 ?? 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哪种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通过四通八达的闹市街道传来轰隆隆的车声和北邙荒野的坟地加以对比(1分),表达了作者认为存灭无常,人生倏忽的情感(1)同时也点出了盛世背后隐藏的危险,表达对繁华盛世终将过去的隐隐愁绪。(1分)1、对诗歌鉴赏题给出的注释关注不够2、未能把握诗题中隐含的信息 3、答非所问 4、把诗中的意象盲目地当成象征 5、遗漏题干要求中的关键词 6、答题不全或不点题 7、只作单纯的解读 8、表述空泛不实 9、判断失误阐述理由不得要领。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诗情解读: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年年转战在金河和玉门关,天天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 三月飞白雪洒盖着昭君墓,万里黄河曲曲弯弯绕黑山。此诗写征人久戍不归的怨恨。远离家乡的征人,年年转战于西北苦寒之地,天天与兵器打交道。暮春三月本来是征人家乡春暖花开的时候,但边塞之地仍然白雪纷飞;黄河九曲,环绕着沉沉黑山。一切都那样零落荒凉。诗中没有一字是怨,但字字是怨,把征战之人厌倦戎马生涯的怨情寓于其中。 这首诗意在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诗的首句写守边时间延续,地点转换;二句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隐生还无望(归青冢);四句写边塞形胜,点明生涯之不定。以怨为题,却无一“怨”字,用叠字和名词,浑成对偶反复,回肠荡气,虽无“怨”字,怨情自生。 韦 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适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注】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流落江南起,直到昭宗乾宁元年(894年)擢第,总共十二年,其间战乱频仍,诗人颠沛流离。全诗以“泪”起,以“笑”结。请分别指出“泪”与“笑”蕴涵的思想感情。 诗情解读 作者常年在外漂泊,老来与故人相逢。想起自己于乱世中颠沛流离,而此时又与友人同病相怜,于是不禁流下辛酸的泪水。作者的“开口笑”,表达了对自己、对国家美好前途的期待。全诗以“泪”始,以“笑”结,前后照应,关锁严密。“泪”是回顾,“笑”是前瞻。“泪满缨”说明诗人遭遇十年辛苦不寻常;“开口笑”说明诗人满怀信心向前看。 诗人从公元883年(唐僖宗中和三年)流落江南起,直到公元894年(昭宗乾宁元年)擢第,历十二年,战乱频仍,颠沛流离,所以这首诗劈头便感慨万端地说:“十年身事各如萍”。诗人用随风飘泊的水上浮萍,刻画了自己流离失所的“十年身事”。“各”字表明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自不免同病相怜。 “白首相逢泪满缨”。按理,这时韦庄已登第,禄食有望,似不该与故人泪眼相对,但自己在外飘泊多年,已是五十九岁的人了。因此,遇故人便再也忍不住涕泗滂沱,泪满冠缨。 三、四句是挥泪叙旧的辛酸语。回想当年大家欢聚一起观花饮酒的情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此时诗人为痛苦折磨得衰老、麻木,似乎已不感觉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