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中“物”的剖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法中“物”的剖析.pdf

第30卷 第07期 2015年O7月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Vo1.30,No.07 Ju1.2015 民法中“物”的剖析 袁 璐, 陈 实 (四川大学 法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文章对民法中的物进行了多角度的剖析。首先厘清物的内涵外延,特别对现阶段尚有争议的诸如人体变异物、 动物、空间进行定性,阐述其属于物的理论依据,解决现实生活中物因为定性不明而产生的问题;其次用发展的眼光理解 物,并在物的构成要素中增加对物性尊重这一项,在肯定人主体性的同时,增加人对物的照料,这样通过对主体的双重限 制,形成人与物关系的互动;最后,从语义学的角度人手,将作为法律用语的“物”字进行功能分析,界定出“物”字最基本的 代指法律客体的功能和帮助人们理解权利概念的意思传递功能。 关键词:物的内涵外延;物性;意思传递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666(2015)07—0092—06 On Dissecting the‘Obj ect’of Civil Law YUAN Lu. CHEN Shi (School of Law,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Siehuan 6100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atempts to dissect “object”of c ivil law by multi-angle.Firstly,it clarifies th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object”,especialy those are stil controversial at the present stage,such as the human mutation,animal and space,and ilustrates the reasons why they belong to“object”,which can help to solve the problems caused by vague definition.Secondly,it puts forward that people should understand “object”through developmental vision,put “respecting objects”as one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object”;confirm the value of human’S entity while stress people’S duty to look after “object”:double the restrictions on enti~,and for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n and “object”.Finaly,this paper dissects the function of“object”from the semantic view.defines the function of the word“object’in law and helps people understand the function of conveying meanings of the concept“right”. Key Words: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Object;Ties of Mater;Transfer Meaning 去年宜兴冷冻胚胎案引发 了学界广泛的讨 论,从一审到二审法官始终没有对胚胎的性质进 行明确的定位。不过无论是从一审继承权纠纷的 案由,还是二审监管权、处置权的案由都可以看出 收稿日期:2015—04—14 作者简介:袁璐(1991一 ),女,四川宜宾人。四川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学;陈实(1974一),男,四川泸州 人。四川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民商法学。 92 法官的推理思路是将胚胎当作物来处理,但是由 于伦理的困境,不得不做出技术性的让步,回避了 胚胎定性的问题。为什么将胚胎定性为物如此艰 难,民法中物的界限到底应该在何处。本文将细致 地分析剖析物的性质,试图对物的含糊不清的外 延及功能进行清晰的厘定。 物是民法中最为基础的概念之一,其重要性 毋庸置疑。物属于客体的范畴,是人以外具有财产 属性的对象,离开物就无法形成完整的民法体系。 物不是法律领域原本就有的概念,它最初只是生 活中的日常用语,法律领域物的概念取材于生活, 但又与生活中的物不完全相同。就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